第770章 我还在
更新时间:2025-06-29 08:40:23 字数:2101 作者:骑猪的神医

那些看似死去的植物,一个接一个地传来“生还信号”。

不是强大,而是……“我还在”。

那一夜,所有伤员都沉沉睡去。

而徐雨,静静坐在断壁边,望着夜空,低声说:

“这不是救赎。”

“这是生的本能。”

日子一天天过去,她仍然穿梭于学苑、战区、废墟之间。

有人说她太坚强,有人说她注定伟大。

但她自己知道,她只是,不想让这个世界再生隔阂。

她也知道,她终究不是无所不能。

那种被寄托的厚望,像是无形的锁链,日夜缠绕在她脖颈。

有天夜里,她对着林妙低声问:

“如果有一天,我控制不了自己的频率了,会发生什么?”

林妙看着她,认真回答:

“那就回来。”

“回来雨频学苑。”

“回来雨频学苑。”

“这里不是高台。”

“是你的家。”

林妙的声音很轻,像湖边晚风吹过树叶。但那一刻,它替徐雨撑住了心里那片即将撕裂的安宁。

几乎是在同一时间,另一段旅程,也悄悄开始了。

望北离开了。

没有告别,也没有一丝声响。

那天拂晓,学苑还在雾气里沉睡,藤蔓上的露珠尚未滑落。林妙在窗前,收到了一张频率纸页。

那是苔膜制成的特质纸张,字迹由频线组成,像呼吸一般微微闪动着:

【我走了。因为我想知道,生命的频率,究竟能走到哪——望北】

林妙读完,沉默了很久。

然后低声道:“又一个不肯停下的人。”

离开雨频学苑的第三天,望北踏入“龙脊带”。

那是地表最早产生频率适应反应的山脉,扭曲,断裂,绵延两千公里。

山的岩层仿佛天崩后散落的碎骨,每一步都像在踩进什么消失过的生命。

他背着频感包,走得缓慢而坚定。

这里没有信号,没有方向,没有声音。

只有他自己,和手中的共鸣器。

可他并不孤独。

“如果频率真是生命的回声,”他轻声说,“那这些山……应该会说点什么吧。”

在翻越一座海拔近六千米的断峰后,他听见了。

一声来自雾中的低语。

那不是人类语言,也不是植物的颤动,而是云。

雾中有形,像有意识地避开他踏足的每一步。

直到他在一块被藤苔覆盖的巨石上静坐数小时,一团淡淡的银灰薄雾,缓缓聚拢。

“你能感应我?”望北轻声问。

雾没有回答,但它在他头顶缓缓旋转着,像回应,又像试探。

随后,他闭上眼,将频率板垂直贴于掌心,念出生命频率中的原始起源节律。

片刻,风止。

整个山腰的云层同时剧烈震荡。

就在那一瞬,他“看见了”。

不是用眼,而是用“频感”,他看见了这个高山区域生活的原始族群。

他们以水汽为栖,用频率引导气流构筑庇护。

他们没有固定的形态,身躯由半物质组成,随风而动,像雾影中未完成的存在。

他们不说话,也不发声,只用一种低频震荡回应外界的靠近。

望北给他们起名:云鸣族。

那是人类文明之外,第一次真正意义上,以频率共生延续下来的非人形生命。

之后,他继续走。

穿过群山,横越赤土荒漠,终于抵达了南海边缘的频陷带——

一片因源点频爆影响而至今未被完整记录的深海区域。

他乘坐一艘报废的科研艇,独自下潜。

潜行至一千米,信号断绝,光线消失,耳膜里只剩下一种沉重的低频轰鸣,像是世界深处在缓慢喘息。

当他到达海底,他看见了。

那不是珊瑚,也不是海草,而是一整片发着光的“频藻森林”。

它们顺着水流起伏,在黑暗中缓慢摆动,织出一张声波的网,悄然共鸣。

在那片森林的中央,有一个巨大的生命体悬浮着。

它没有眼睛,身体柔软透明,中心结构却类似神经脉络。

它感应到了望北,没有退缩,也没有敌意。

它向他发出一道低频共振。

那不是语言,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意识的“感知”。

望北怔住了。

他低声问:“你……是智慧体吗?”

那生物震荡片刻,释放出第二道频率:

【我,是海。】

那一夜,望北一共记录了三百余条频段。

它们保存着这片海域数千年来的迁徙、进化、毁灭与重建。

他为这片生态命名:深频海民。

这是他第二次确认:频率不仅塑造生命,它储存生命。

它像一块巨大的、星球本身携带的记忆体。

他的脚步没有停下。

在北境寒原,他目睹冰原生物因“冻频效应”而进化出半频感官;

在西南雨林,他采集了一种藤蔓,它能嗅出人的情绪波动,并在枝条上同步反应,仿佛一种植物情绪镜像。

他在笔记中写下:

【所有频率异常带的生物,都在回应一个共同的词:共鸣。】

【频率,不只是人类的进化工具。它是整个生态在重构语言。】

他最终回到雨频学苑,带回来的不是战果,也不是胜利。

而是一叠厚重的资料,一本本野外笔记,记录了将近一百个频率异常生态带的生命状态与感知方式。

林妙接过那堆资料,沉默了许久,喉咙轻轻动了动,却什么也没说出口。

望北站在她面前,笑着说:

“我不是老师,也不是学者。”

“我只是……想写点东西。”

“不是为了教育谁。只是想让那些走不出去的人,看看这个世界上,还有什么,是他们没遇见过的。”

为此,雨频学苑设立了一个全新的学部。

它不归战斗,也不归修复,而是由望北主持的世界频率记录中心。

他开始归档,编写,注解。

用最简单的词,记录那些他在高原、深海、废墟与风暴边缘,遇见的频率生命。

他为他们命名,不为占有,而是为了让后来者知道他们存在过。

他试着翻译它们的回应、理解它们的逻辑。

不是为了权威,而是为了让人明白:

这个世界,有无数种“活”的方式。

那本书,后来正式被立项命名为《频界图志》。

成为第一本,记录人类以外智慧频率生命的百科全书。

为后人,留下可触及的希望。

那是望北的答案。

而同一时间,林韵也走上了另一段道路。

她离开了天启城。

她没有留下书信,也没说再见。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