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我叫魏斗焕,打的权贵直叫唤! 第211章 王谢两家的态度
第211章 王谢两家的态度
更新时间:2025-06-13 16:41:01 字数:2210 作者:李夏禅

京城,王家。

正厅内,王仲秋坐在首座,王世安,王骥,王煜等人则各自列于王仲秋的右手之下,一字排开。

“父亲,魏斗焕行事素来莽撞,不知深浅,如今我王家如此明言表态支持于他,是否欠妥?”

在王仲秋面前,一向谨言慎行的王世安变得更为拘谨,说实话头也不敢抬,只双手拱于身前,低垂着脑袋,恭敬模样,溢于言表。

而站在他身后的王骥,王煜等人则更是如此,大气也不敢喘一声。

闻声,王仲秋略显昏暗的目光在他身上一转,便冷冷道:

“你懂个屁。”

“魏斗焕如果不堪重任,陛下选他作甚?难不成你以为陛下老眼昏花了?”

“儿子不是这个意思!”

王世安急忙否认道:

“儿子只是觉得......”

不待他把话说完,王仲秋便不耐烦的打断道:

“我不要你觉得,我要我觉得。”

“我看这个魏斗焕就是个不错的人才,在沙场上能征善战,回到京城也能游刃有余。”

“京城里多少年没出这样一个胆大包天之人了?陛下选他作为大治的起点,不是没有原因。”

“你们都给老子听好了,今后我王家在对待魏斗焕的事上,上下口径要绝对的统一!”

“倘若让老子发现你们中有人三心二意,身在曹营心在汉的,那族谱上的名字不要也罢。”

魏斗焕这把刀,实在锋利。

回京不过短短半年,便已将京城局势搅动得如此风云变幻,让人忌惮。

这样的人才,皇帝怎么可能不珍惜?而王家又岂能不倾心相助?

要知道王家便是从一开始便站对了位置,所以才能享受皇帝重新数十年不变。

而今大局变动就在今日,王家若不及时选择站队,难不成日后要等着皇帝来清算?

“我王家的一草一木,一花一草都是陛下所赐,尔等莫要忘了自己的来历!”

王仲秋又补充了一点,算是彻底给这件事盖棺定论了。

事实上,王世安与王仲秋的想法,其实在整体方向上是一致的。

王世安以为,皇帝选择魏斗焕作为开端,王家自然不可能去拂了皇帝的面子,所以暗中支持乃是必要的。

这也就是他放任王煜与魏斗焕合作共事的原因。

乃至于上一次魏斗焕来王家拜访时,他还曾与王骥说过,希望皇帝没有看错人。

其实王世安也早就将赌注押在了魏斗焕的身上,只是未曾表明。

而王仲秋昨日之举,算是彻底将这件事表明了。

于是,王家与魏斗焕便算是绑在了一起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王世安自然不愿看到这样的局面出现,毕竟王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,才走到今天这一步。

若是因为魏斗焕而马失前蹄,岂非因小失大?

故而,王世安还是坚持以前的看法,暗中支持即可,如王仲秋这般广而告之的大力宣扬,大可不必。

但现在说这些都已经晚了,王仲秋刚才的话,已然将此事盖棺定论。

“最近与朝里的人都说说,赶紧找个机会,把魏斗焕升任金吾卫将军的事给落实了。”

“本来裴行远被贬,接任他位置的只有魏斗焕,拖拖拉拉的,右金吾卫将军一直由一个郎将领着,像话吗?”

王仲秋再补充了一句,满脸皆是不耐放之色。

......

与此同时,谢家之中。

谢嗣同与谢子晋正坐在偏厅的茶桌旁,享受着难得的春茶。

“父亲,今年江南送来的春茶,着实要比往年好上不少,我听说京城里除了咱们家, 便只有王家分了一点儿去。”

“温家连茶末都没捞着。”

纵观如今京城局势,朝中三恒之中,温家的形势乃是最岌岌可危的。

因站队吴国公府的原因,而郑孝圣又被杀,事情一下变得简单起来。

虽说魏斗焕的麻烦尚未解决,可温家的形势却也跟着此事变得不可控起来。

要知道,五国公府既能舍弃郑孝圣,那自然也能舍弃温家。

只是不知何时,不知何事。

如此看来,温家在朝中垮台的时日,已然不远。

江南的那些个地方官,以及皇宫里的太子,岂能看不懂?

所以今年的春茶,温家既没能从江南的地方官手上分到,也没能从太子的手中分到,可谓损失惨重。

“小心驶得万年船,现在高兴,太早了。”

“温家在朝中也算是树大根深,今次与吴国公虽输了一招,但也仅仅只输了一招。”

“陛下不会就此拿他们怎么样的,太子此举,显然操之过急。”

谢嗣同看得明白,吴国公郑元白弃卒保车的举动实属无奈,但也因此拉开了皇帝争斗的大幕。

在这场戏尚未结束前,没人知道最终结果会是如何。

在他看来,如今京城里的这些人,无一例外,都是操之过急。

王家站队魏斗焕如是,温家站队吴国公如是,太子故意冷落温家,亦是如此。

只有他谢家,至今尚未表态,持身中立。

也只有这样的中立立场,才能保全谢家在京城的地位不受波及。

“可是爹,之前因为周五晟一案,我们毕竟是辈牵涉其中的,就算我们保持中立,在外人看来,想必也是与魏斗焕,王家一党的吧?”

谢子晋清楚,经过周五晟一案,谢家与郑家的关系已然产生裂隙。

而今谢家又想保持中立,两边不靠,岂非也是一种不愿亲近郑家的态度?

“这样的话,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五国公府一点儿暗示?”

谢子晋皱眉问道。

只见谢嗣同缓缓摇头道:

“不必如此。”

“郑元白若是还没老眼昏花,自然看得清楚,若他已经老眼昏花,我们便是再暗示也是无用。”

“让他们去斗,最好能分个死活,这样也能省了我们不少事。”

以静制动,乃是谢嗣同这些年一直以来的政治手段。

面对此事,他自然也是如此。

“那魏斗焕升任金吾卫将军之事呢?”

谢子晋又问道。

谢嗣同淡淡一笑,眉眼间渗出一丝不屑道:

“哪有那么容易?”

“走了一个裴老虎,难不成还要再来个魏老虎?”

既不向五国公府暗示示好,也不让魏斗焕轻而易举升官,所谓中立,不外如是。

闻声,谢子晋顿时一怔道:

“如此岂非两边都得罪了?”

是啊,两边不靠,其实也是得罪两边,这对谢家而言岂能是好事?

谁料谢嗣同若无其事的笑道:

“他们相互争斗已然是犹恐不及,难不成还有闲工夫来招惹我们?”

“若他们非要招惹我们,我也不介意让他们尝尝被落井下石的滋味。”

话音落下,偏厅内顿时一片安静。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