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我叫魏斗焕,打的权贵直叫唤! 第255章 臣知法犯法,罪加一等
第255章 臣知法犯法,罪加一等
更新时间:2025-06-15 08:40:21 字数:2228 作者:李夏禅

太极殿上,魏斗焕的声音犹如滚石落地,铿锵有力,掷地有声。

激昂愤慨的声音在大殿之中飘扬,在所有文武百官的心中回荡,所有人都将心提到了嗓子眼,不敢看魏斗焕,更不敢直视太子。

而被魏斗焕点名的四个副考官——徐恒业,杨焕之,江威乾,以及孙百策,此刻皆是垂首以待,屏气凝神。

其实不止他们四人,整个朝堂上的人都知道,春闱之黑暗,早已无需言明。

也不止他们四人参与其中,整个朝堂上没有参与其中的人,屈指可数。

只是这种事,大家都早已墨守成规,心照不宣,从未有人将其捅破。

但今日,魏斗焕的这句话,算是彻底将这件事捅破了。

“异常之举?”

太子也是心知肚明,闻声当即皱眉问道。

身为太子,他岂能不知科举之黑暗?

可以前的他虽然是太子,但也仅仅是太子。

皇帝当朝,他一个太子能做些什么呢?不过是看看书,写写诗,寄情于山水,怀抱于虚空。

故而当魏斗焕提及此事时,他内心的憧憬盖过了好奇,他终于有机会为自己做一回事了!

“此乃臣近日所查之细章,还请殿下过目。”

随即,魏斗焕将近日来,与四位副考官所谈之事,呈递了上去。

满朝文武皆是沉默,整个大殿一片安静。

太子接过奏疏,翻开来看,越看越是眉头紧皱,越看越是心神难安,以至于看到末尾,看到那一句“春闱不清,天下不宁”之时,愤怒的情绪瞬间涌上心头!

接着,只见他抬起眼眸,凌厉目光如刀光剑影,纵横交错般的扫过每一个朝臣的脸上。

看着他们那无动于衷,不为所动的模样,他内心的愤怒再度冲破阻拦,下意识的浮现在了脸上。

“好啊!”

“真真是好啊!”

太子拿着奏疏,怒不可遏道:

“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!”

你们,并不只指代四位副考官。

他这句话,显然是对着满朝文武说的。

“徐恒业,杨焕之,江威乾,孙百策!”

然后,他这才依次点名。

闻声,四人立时站了出来,躬身拜倒在地。

四人之中,徐恒业的官职显然最大,吏部尚书,六部之首。

“你可曾受赵家贿赂,为此番春闱,赵家之人,保驾护航?”

太子的声音森寒。

“回太子殿下,臣不曾受贿。”

徐恒业的声音平淡异常。

听上去,他并未因魏斗焕的上疏而感到危险,也并未因太子的责问而感到恐惧。

“你呢?江侍郎?”

太子没有追问,只将目光转向了江威乾。

“回太子殿下,臣也不曾受贿,还请殿下明察秋毫。”

江威乾也表现得十分冷静,声音不曾有半点异常。

接着,太子看向第三人:

“孙御史,难道你也不曾收受赵家贿赂?”

孙百策忙躬身拜道:

“臣乃都察院御史,岂敢知法犯法,还请殿下明鉴。”

听到这里,满朝文武的目光已不再专注于这四人与太子,而是纷纷看向了魏斗焕。

四人之中,已有三人否认,魏斗焕的这道疏上得,可谓极其失败。

倘若这三人所言不假,那么魏斗焕这道疏,便是纯粹的诬陷!

千牛卫诬陷朝廷大员,多么稀松平常的事,他们已然见怪不怪。

只不过魏斗焕的身份不止千牛卫郎将,还是金吾卫郎将。

魏斗焕此番上疏,若当真乃诬陷,那这件事可就闹大了。

“杨大人!”

太子见三人接连否人,当即将目光转到了最后一人身上。

杨焕之闻声,当即拜倒,脑袋在墨黑地板上接连磕了三次,这才神色平静道:

“臣刑部尚书杨焕之,甘领罪责。”

此言一出,偌大太极殿内,顿时发出一阵惊诧声。

“咦?”

“嗯?”

“难道说?”

满朝文武皆用诧异的目光看着杨焕之,目光转动间,猜测,质疑,忐忑,惶恐的表情在众人脸上一一闪现。

而徐恒业,江威乾,孙百策三人听罢,则更是难以置信,纷纷朝杨焕之投去审视的目光。

按道理,他们四人的口径应该是一致的。

无论赵家有没有行贿,他们四人有没有受贿,口径都应该一致。

因为得罪天下读书人这种事,他们三人不敢做,杨焕之难道就敢做?

况且杨焕之在朝中并无依靠,一旦得罪天下读书人,他这个刑部尚书还能做得长久?

他们三人刚才明明都已经打了样,这杨焕之发什么神经?居然鹤立鸡群起来?

这是要闹哪样!

“这么说,你承认收受贿赂咯?”

太子不慌不忙的问道。

只听杨焕之道:

“回太子殿下,臣不曾收受贿赂。”

“放肆!”

杨焕之的话音落下,立时有一个声音喝斥道,只是不知究竟是谁。

而都察院左都御史柳道冲此时站出来道:

“杨大人,你既甘领罪责,又不承认自己受贿,到底何意?难不成是在戏弄太子殿下么?”

是了,杨焕之的放肆,就在此处。

太子眉头紧皱的看着杨焕之道:

“杨尚书,你说的话,孤听不明白,你最好解释清楚。”

在朝中,杨焕之也算是老人了。

虽比不上王中秋这等两朝老人,但杨焕之在朝的时间,已经超越了大部分朝臣。

对于杨焕之,太子自然是了解的。

所以他并未震怒,只用平静的目光看着杨焕之。

而杨焕之当然也明白太子此言,不止是要自己解释清楚,随即明言道:

“臣在今年四月,曾收到同乡同僚的赠礼,乃是一幅前朝大师段泽章的得意之作,臣出身微末,不值一提,如此价值连城的名画,臣闻所未闻,见所未见,一时起了贪念,收为己有。”

“后在千牛卫郎将魏大人的提醒下,这才知道此乃赵家之贿赂,臣得知后,惊惧万分,惭愧不已,忙将那幅画送还了回去,还请殿下明鉴。”

实话。

妥妥的实话。

当然,杨焕之也不可能将所有实话全部说出。

比如,送他画的乃是工部侍郎姚璧这件事,他便选择了隐瞒。

只是,他的这种隐瞒,更像是一种提醒。

毕竟在这满朝文武当中,他的同乡实在太少了。

当他的话音落下,众人已猜到了不少,甚至太子,也不由瞥了姚璧一眼。

“赵家?”

太子没有关心是不是姚璧向他行贿,比起姚璧,“赵家”显然更值得关心。

杨焕之闻声点头道:

“臣后来多方打听,这才打听到那幅画原本一直在赵家手中。”

“故而臣以为,此乃赵家向臣行贿之举,臣乃刑部尚书,知法犯法,实乃罪加一等,还请太子殿下治罪。”

那幅画的来源并非他打听到的。

而是魏斗焕告诉他的。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