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5章 三个问题
更新时间:2025-06-17 16:40:22 字数:2203 作者:李夏禅

赵家若不肯罢休,仍想在此次春闱中徇私舞弊,让自己人金榜题名,进入朝堂。

赵家唯一的选择,便是在这国子监内,通过徐恒业来完成此事。

因为其他两个考场,都有赵家无法掌控的监考官。

谢嗣同派谢子晋前来提醒魏斗焕,想来便是也猜到了这一点,故而希望魏斗焕能够提前制止,以免因徐恒业,连累谢家。

若魏斗焕没有上疏太子,请求更换四位副考官,谢家自然不用担心谢家被连累。

毕竟按照之前的计划,四个副考官若能保持口径一致,徐恒业根本不用铤而走险的去帮助赵家徇私舞弊,谢家自然也就不用担心被连累。

可现在不一样了。

赵家没有别的选择,那一篇由孙百策写好的文章,只能由徐恒业去替换。

于是,谢家不得不考虑徐恒业舞弊之事被发现,谢家因此要遭受到的牵连。

“第二个问题呢?”

魏斗焕想清楚这些后,再度问道。

只听谢子晋道:

“大人以为,赵家会以何种方式舞弊?”

闻声,魏斗焕立时一怔,眉头顿时紧皱。

他刚刚才想到赵家唯一的选择便是让徐恒业去替换那篇文章,由此帮助赵家举子顺利金榜题名。

可从谢子晋这个问题看来,赵家似乎并不会这么做?

为什么?

为什么不会这么做?

赵家眼下除了这样做,还能如何舞弊?难不成当真让徐恒业给赵家举子送去古籍,让赵家举子照本宣科?

这显然不可能啊。

但除了这些舞弊方式以外,赵家还能用什么方式舞弊?

“代考?”

魏斗焕忽的想到了一种让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舞弊方式。

此言一出,谢子晋当即朝他投来诧异的目光。

“大人也想到了?”

闻声,魏斗焕深吸一口气后,脸上逐渐露出恍然之色。

虽说,夹带抄袭,买试卷,买通考官乃是科举之中最常见的舞弊方式。

但并不代表除了这三种方式,便再无其他方式。

代考,也是其中一种。

而且这种舞弊方式,在大乾朝上还真发生过。

那是二十年前,尚任户部尚书的林楠生,为让自己嫡子林和靖顺利金榜题名,便派人冒充林和靖进入国子监,代替林和靖参加春闱。

但好巧不巧的是,当时赵家也派人去参加春闱,就认出了林和靖被人冒充一事。

于是在春闱结束后,赵家将此事告诉了主考官,主考官又将此事秘密上奏给了皇帝,皇帝下令千牛卫严查,果然查到林和靖被人冒充一事。

随后,林楠生被皇帝以贪腐的罪名革职查办,林家随即一落千丈,不得不离开京城,返回祖籍诚安。

赵家与林家的旧事,就是这件事。

按大乾律,但凡有春闱舞弊前科者,所系家族,二十年内不得参加科举。

今年,正好是林家能够重返京城的第一年。

难怪林家愿意跟赵家合作。

毕竟当年赵家能够扳倒林家,自然也有法子让林家东山再起。

再加上赵家想要在今年春闱所做之事,乃是当年林家做过的,林家也算是握住了赵家的一个把柄,自然可以信任赵家。

而赵家派来参加今年春闱的举子,从上到下,没有一个人知道是谁,赵家用代考的方式舞弊,岂非神不知鬼不觉?

这年头可没有什么人脸识别功能,更没有准考证一说,出门在外,姓甚名谁都靠自己编。

代考那人说自己姓什么,叫什么,负责记录的监考官难道还能反驳不成?

一思及此,魏斗焕的嘴角当即微微上翘。

“大人笑什么?”

谢子晋见状,皱眉问道。

只听魏斗焕道:

“国子监的主考官乃是徐恒业,以及两个礼部侍郎,徐恒业在监考之时,大可一手掌握国子监内的动静,两个礼部侍郎如何能够与他这个吏部尚书抗衡?”

“换言之,徐恒业若在国子监内安排妥当,赵家派来的代考之人,两个礼部侍郎只怕在这三天内,见都不会见过。”

“如此一来,真正知道代考之人是谁的,只有徐恒业。”

“而届时春闱落幕,金榜张贴,岂不是赵家说谁是谁就是谁?反正也没人见过代考之人,更没人知道赵家报送的,真正要参加此次春闱的人是谁,代考一说,根本无从查起。”

赵家的手段,果然不止这些。

其实从与杨焕之,江威乾等人谈话后,魏斗焕便发现赵家此番计谋,格外精妙。

若是因为他上疏太子,就让赵家放弃了此次谋划,岂非太儿戏了?

此刻他想到这里,这才想到自己的猜测并没有错,赵家不会轻易罢休,但舞弊的方式,肯定不会如之前所想那般简单。

代考一事,神鬼难察,甚至连徐恒业都不知,赵家完全可以不留任何痕迹的将自己人送入朝中!

精彩,实在是精彩!

如此手段与计谋,实在是难得的精彩!

饶是魏斗焕,此刻也不由为赵家拍手“称赞”。

不过他也清楚,以赵家那些人的脑子,肯定想不出如此天衣无缝的计策,赵家背后定然还有人!

“既然赵家早就想到要进行代考,那为何又会去贿赂四位副考官?”

谢子晋见魏斗焕已然明白了一切,当即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。

是啊,代考之事,神鬼难察,毕竟谁也不知道赵家想要送进朝堂的举子到底是谁,而代考之人,赵家定然也会选一个谁也不认识的人前去参加。

如此一来,代考之人无人认识,真正要参加春闱之人也无人认识。

三日春闱,赵家完全可以什么也不做,只等着结束便是了。

为何还要去贿赂以徐恒业为首的四位副考官呢?

面对这个问题,魏斗焕并未如前两个问题那般思索,而是直接给出了答案:

“混淆视听。”

“赵家这么做,乃是为了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四位副考官身上,从而忽略举子本身,继而忽略代考之人。”

“虽说赵家选择的代考之人也一定非常陌生,无人认识,但为防万一,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,从而更好的隐藏代考之人,乃是万全之策。”

为将自己人送入朝堂,赵家可谓处心积虑,绞尽脑汁。

为此,赵家自然不希望看到“万一”会出现的情况。

于是,通过精妙的手段贿赂四位副考官,甚至在贿赂杨焕之时,留下段泽章名画的破绽,其实就是在吸引其他人的注意力。

即便是魏斗焕,这些日子的目光也一直集中在四位副考官身上,甚至上疏太子,请求换人。

可见赵家的计划,相当成功。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