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我叫魏斗焕,打的权贵直叫唤! 第273章 人才,治国之本
第273章 人才,治国之本
更新时间:2025-06-18 16:40:23 字数:2174 作者:李夏禅

崔明佑的下场,魏斗焕其实也料到了一些。

毕竟崔家在朝中也算是除了三恒外,势力比较庞大的家族。

此次崔明佑又是春闱副考官,春闱若是出现舞弊之事,崔明佑难辞其咎,崔家自然要为此负责。

只不过魏斗焕有点怀疑的是,崔明佑下场说这些,仅仅是崔家自己的意思,还是说别人指使?

“朝廷礼制固然重要,但朝廷的法度才是国之根本!”

“律例不明,法度不严,上至皇亲国戚,下至平民百姓,岂非谁可以犯上作乱?”

“太极殿固然庄严,然则再庄严的地方,也得将法律不是?”

“岂能因为此地庄严便将律法弃之不顾?”

魏斗焕的话音落下,太极殿内顿时一片安静。

崔明佑两条斜眉拧成了一个“川”字,望着他,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只脸上肌肉不断跳动,像是在酝酿着什么。

不过此刻比起心中不爽,他心里最大的不安来源于刚才自己的出言。

此时此刻,他竟有些后悔出言阻止魏斗焕,只是众目睽睽之下,当着满朝文武的面,他自是不能认怂,兀自装着一副“咬牙切齿”的模样,死死的盯着魏斗焕。

见状,魏斗焕却是一笑,淡淡道:

“当然,崔尚书也是一番好意,生怕下官不得朝廷礼制,破坏了朝廷的制度。”

“但今日之事,事关我大乾国运,所以还请崔大人不要计较。”

“国运?”

太子听到这话,顿时心神一怔。

这事儿怎么又跟国运扯上关系了?

不就是一届春闱么?

至于扯到国运上么?

大乾立国数百年,科举之道什么模样,谁不知道?可大乾国运不是一直昌隆?

“殿下。”

“科举之道乃是我大乾招揽人才的主要途径,天下士子皆盼科举,如盼甘霖。”

“若科举不明,寒了天下士子之心,我大乾何来人才可用?若无人可用,我大乾国运岂能昌隆?”

“治国之道,律法乃是其一,人才次之,最后才是国政。”

魏斗焕不得不给太子提个醒,皇帝的国政并非死的,也并非一定不能更改的。

相反,比起前两个因素,国政的重要性其实并没有那么直观。

要知道,律法乃是用来维护国家层面上的安定的,没有律法,国家不宁,今日这里起兵造反,明日那里贼寇作乱,今日这里官员贪墨,明日那里官员渎职,国政再好,有个屁用?

而再好的国政,也需要人才去实施,去落实到基层。

若无人才,国政下发以后,下面的人不是阳奉阴违便是欺上瞒下,好端端的一个国政,落实到百姓头上便是天大的灾难,再好又有什么用?最后还不是苦了百姓?

所以律法与人才,乃是治国之本。

律法可以随时更改,可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。

可律法也是需要人才去编撰的。

历朝历代,律法多用变动,可万变不离其宗,都是以人为本。

于是总而远之,言而总之,人才关系着大乾的国运,而科举又是大乾招揽人才的唯一途径,科举不明,大乾谈何国运?

太子当然明白魏斗焕说的这个道理,只不过眼下听到魏斗焕此言,让他不由想起了皇帝在亲征北境前与他说过的一番话。

那是去年此时,皇帝在临行前,将他叫道了御书房。

......

“儿臣拜见父皇,父皇万岁......”

“万个什么岁?都是半截身子都埋进土里的老东西了,还万岁个屁,赶紧起来。”

皇帝翘着二郎腿坐在御案后,不耐烦的道。

闻声,太子急忙起身,躬身立于一旁。

见得他如此拘谨,皇帝不由没好气道:

“从小到大都是这副鸟样,老子让你跟着谢嗣同读书,不是让你学他那副学究做派,和老子说说话,至于这么恭顺么?不知道的还以为老子整天屁事不干,就打压东宫了呢。”

皇帝向来喜欢随心所欲,自是不愿看到自己儿子如此拘谨。

“父皇所言甚是,只是儿臣......”

“好了好了,不跟你说空话了。”

皇帝不耐烦的摆手,打断了太子之言,而后继续道:

“我要亲征,这个国就要你来当家了。”

“我还是那句话,人不可不用,你不用就是看不起他,就是不宠信他,他迟早生出不满之意,甚至反叛之意。”

“但是也不能随便用。”

“敢问父皇,何谓不能随便用?”

太子皱着眉头问道。

毕竟尚未监过国,对于用人之道,仅限于东宫,而东宫大部分人都是皇帝指派,他几乎没有用人的空间,自然是不明所以。

皇帝此刻倒也不着急了,只淡淡道:

“朝廷里的这些老家伙,一个个都是成了精的,什么事该什么人去做,什么人不能做什么事,你心里都要有个数,好比是杀鸡不能用牛刀,宰牛不能用军刀。”

“面对这帮老东西,你要能用,善用,该用则用,不该用则不用,也不能一概而论,一视同仁,有的要大用,有的只能小用。”

“你是太子,监国太子,朝廷上下你说了算,让他们怎么做,他们就得怎么做,遇事要有自己的主意,不能总指望着他们能帮你干什么。”

“什么事都让他们帮你干了,你这个太子还有个屁的功劳?你若没有功劳,人家怎么扶你?又岂能效忠于你?”

这是自太子出生以后,皇帝与太子说话,说过的最多的一次。

饶是太子,听完后也觉得眼前父皇十分陌生。

此时的父皇,在他眼中,已不再是高高在上,不可高攀的皇帝,更像是一位普通的,只出现在那些书籍上的父亲。

“看着我作甚?还不明白?”

皇帝见他一直盯着自己出神,当即又是没好气的问道。

他急忙躬身道:

“儿臣听明白了,多谢父皇教诲!”

闻声,皇帝这才道:

“天下人才,都是用来帮你治国的,无论贤与不贤,只要能力尚可,只要不犯什么大错误,只要能把你的想法落到实处,你便用。”

“至于那些对你阳奉阴违,平时屁事不干,就知道揣测你意思,想要讨好你的,我劝你最好不用。”

“这种人最是混蛋,自己办不成事,还要连累你也办不成事,贻笑千年,真真是该杀!”

话到此处,皇帝的眼睛里无端泛起一股杀意。

站在御案前的太子闻声,心中顿时掀起波澜,浑身都感到一股凉意。

他知道,皇帝此言,另有所指。

而当此时刻,指的是谁呢?那必然是东宫。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