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我叫魏斗焕,打的权贵直叫唤! 第293章 什么是分寸?
第293章 什么是分寸?
更新时间:2025-06-22 16:40:20 字数:2185 作者:李夏禅

春闱事毕,一切都按照预想中的发生,这对王家而言,乃是不幸中的万幸。

至少对于王世安而言,此乃万幸。

他对魏斗焕始终持怀疑态度,对老爷子王仲秋倾囊相助魏斗焕更是十分不解。

但王家不是他说了算,王仲秋决定的事,他除了遵从,还是遵从。

而春闱之事,对于王家而言,本就不幸。

“春闱之事,兹事体大,不出意外倒还好,一旦出现差池,便是老爷子也不一定能抗得下来。”

“天下读书人以及朝中文武百官,都指着春闱捞油水,这么些年来,大家都将此事当成了偏门, 魏斗焕若当真搞水至清则无鱼那一套,那便是与整个朝廷做对。”

“我王家扎根京城数十年,若到最后因为他魏斗焕而与满朝文武做对,其后果自是可想而知。”

王世安没有王仲秋那般有恃无恐,王仲秋在朝中为官,在为人处事这方面,一向只凭自己喜恶,人情世故这方面,王仲秋能看到的,大抵只有几个说得上名号的人。

而王世安则不同。

王仲秋老矣,说不定哪天便撒手人寰,届时王家的重担便全都在他身上。

他若如王仲秋那般有恃无恐的行事,王家岂能继续在朝堂之上立足?

春闱之事,不止天下士子看着,满朝文武更是翘首以盼。

当初王仲秋维护魏斗焕时,他便觉得不妥,答应帮魏斗焕在春闱中扳倒赵家,更是让他心急如焚。

这对他而言,对整个王家而言,都可谓危险重重。

要知道王家能在朝中与温家,谢家所抗衡,靠的便是王家一直以来独善其身的本事,朝中争斗无论如何激烈,王家至始至终都保持着观望的态度,既不发表言论,也不下场助拳。

换言之,王仲秋驾鹤西去以后,王家若还想独占鳌头,便只得继续保持中立。

可春闱一事,王仲秋与魏斗焕联手,乃是满朝文武都看得到的事。

王家在朝中上的位置,已然发生偏移,与魏斗焕可谓彻底捆绑在一起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可他王家是什么底蕴,什么样的势力?

魏斗焕又算什么?

为了皇帝手中区区的一把刀,而堵上整个家族的荣耀,王世安怎么算这笔帐都算不过来。

好在今年春闱的一切计划都顺利实施,赵家拼死一击,并未取得成效,不然现在惆怅的便该是王家了。

“听说魏斗焕又将赵承炳抓了回去,看样子是打算彻底让赵家在京城抬不起头。”

“如此激进,始终还是年轻气盛了些,不够老成。”

王骥听罢,当即将今日之事说了出来。

魏斗焕抓赵承炳的事,人尽皆知,所有人心里也都清楚,这就是春闱的后续。

太子没有严惩赵家,魏斗焕并不打算放过,所以乘胜追击,道理大家都明白。

只是王骥无法理解的是:

“赵家那么多把柄他不去寻,非逮着赵承炳一只羊薅羊毛,若把赵家逼急了,指不定如何疯狂报复,届时我王家又该如何?”

赵承炳始终是赵家嫡长子,赵家因春闱之事受罚,虽说在朝堂之上丢了面子,可在民间却始终还是那个高不可攀的赵家。

如今魏斗焕来此一招,那便是打算让赵家日后在民间也一落千丈,不复荣光。

赵家岂能咽的下这口气?

而赵家一旦报复,便绝不是小打小闹,甚至引发朝廷震荡。

届时,身为魏斗焕的盟友,王家该怎么办?

观望?袖手旁观?

显然是不成的。

而今满朝文武都知道王家乃是魏斗焕的盟友,若是袖手旁观,那些王家门人,如何看待王家?

下场,插手干预?

也是不成的。

魏斗焕与赵家争斗,说到底乃是皇帝一个人的事。

因为魏斗焕是皇帝的刀,而赵家乃是皇亲国戚,这两方势力争斗,可不就是皇帝一个人的事?

皇帝一个人的事,王家怎么插手?

难不成王家当真已经势力庞大到能够对皇家之事指手画脚?

所谓分寸,这就是分寸。

别的王家都可以不管,可是这其中的分寸,王家必须拿捏清楚。

什么事可以插手,什么事绝对不能插手。

王家再大的权力,也是皇帝的权力!

“你呢?”

“你与魏斗焕相处这么长时间,说说你的看法。”

王世安一转头,看向一直未曾开腔的王煜。

其实对于王煜进入千牛卫,王世安一直是持反对意见的。

毕竟千牛卫说到底不在三司系统之中,独立于司法系统之外,很多事一旦做了,那便是御史弹劾王家的把柄。

尽管千牛卫直属于皇帝指挥,可王煜在这样的组织担任要职,对于王家而言,绝对不是什么好事。

但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。

王煜进入千牛卫已经数年,早已与千牛卫彻底捆绑在了一起。

好在王煜这些年并未让都察院抓到什么把柄,王家才能继续在朝中位列三恒之首。

闻声,王煜想了想道:

“论才情,魏兄出身边军,以武官入京城,而今又以武勋任金吾卫将军,在天下读书人眼中,魏兄自是不够出彩。”

“可论智谋,父亲与大哥都看到的,魏兄回京半年有余,几乎没有输过任何一仗,前有裴将军护持,而今又有我王家为其保驾护航,陛下更是不远万里,时刻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。”

“虽然我们都不知道陛下为何如此看重魏兄,但父亲,与聪明人打交道,不是我王家最擅长的事么?”

上至王仲秋,下至王煜,王骥。

王家与聪明人打交道,可谓是信手拈来。

这也是王家为何能够位列三恒之首的原因。

“在父亲看来,魏兄虽不够圆滑,不够洒脱,甚至还有些钻牛角尖,但他这份热情与担当,智谋与勇气,却是而今朝堂之上,满朝文武身上都没有的特质。”

“我大乾若想中兴,若想一统天下,魏兄这样的人才可谓不可或缺。”

在与魏斗焕相处的这段时间里,王煜从魏斗焕身上看到的不只是智谋,更多的乃是魏斗焕愿意为一件小事,一件在他人眼中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奋不顾身。

也正是因为如此,王煜深以为魏斗焕与满朝文武大不相同。

而魏斗焕的这些不同,若能得到重视,将来必定成为大乾中兴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“你的意思是,一旦赵家反扑,我们要竭尽全力相助魏斗焕?”

王骥问道。

闻声,王煜点了点头,却是再没有多言。

见状,王世安与王骥不约而同陷入思索沉默之中。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