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0章 你今晚话多
更新时间:2025-08-01 00:40:58 字数:2168 作者:于秋陨

史芸侧坐在赵桓身边,眼神浅浅地扫了他一眼,语气带着几分调侃:“你今晚,话多得很。”

“你许的是章程,听着像婚书。”她轻笑,“要不是我知道你是假的赵桓,我都要觉得你是来哄妃子的。”

赵桓也不恼,反倒笑了,凑近了些,低声道:“那我就当一回真皇帝,哄一回妃子。”

“从前事多,怕你误会,也怕你起心争那个中宫的位置……但你一直都没争。如今天下稍定,咱们也不该再藏着掖着了。”

他说着,抬起她的手,指腹一点一点地顺着她手背摩挲,那动作不急,却有种不动声色的亲密。

“芸娘。”他语气低沉下去,“你若真愿意和我并肩,我愿把这天下一半的账交你查,把另一半的梦……交你一同做。”

史芸没有躲,只是微微垂眸,半晌才轻声道:“你说得轻巧,账可以查,梦……我只怕梦醒了,你我都不好下场。”

赵桓低头一笑:“那便不醒。”

他伸手替她拢了拢鬓发,那些日子压下去的倦意,在此刻悄悄褪了。

史芸静静看着他,眼神慢慢变了些颜色,像是多了点真意,也多了点久藏的柔软。她没再说话,只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。

赵桓会意,一把将她揽入怀中,抱得不紧,却极安稳。

“咱们都不小了。”他声音贴在她耳边,“我不求风花雪月,也不指望你夜夜温柔。只愿你这人,真真切切在我身边。”

“天下这盘棋再大,我也要有个落子处。”

史芸靠在他怀里,轻轻嗯了一声。

不多时,他牵着她进了内室,熄了灯。

帘后灯光一点点暗下去,香气未散,夜色正浓。世道还在风雨里翻卷,可这深宫一隅,有两人,一盏灯,一场温言,一梦安眠。

次日,天未亮,钟鼓初鸣。

皇城之内,早朝将启。

赵桓一夜无眠,却不显疲色。宫人服侍他穿好朝袍,他低头理了理袖口,忽然问了句:“今儿户部的折子,是谁拟的?”

小内侍一愣,连忙回道:“回陛下,是杜尚书属下黄永年写的。”

赵桓点点头,神色不显。心里却暗自记下,黄永年,得提防,文风有点滑,昨夜看的那份折子,话不明说,但处处在往宗泽的军账上挤水。

这年头,写得太明白的容易死,写得太巧的……他得盯着。

他拢好衣摆,一言不发出了寝殿。春和殿的宫门悄然开启,一抹金线天光洒在石阶上,朝堂又是新的一天。

金銮殿上。

群臣分列,风从高处掠过珠帘,衣袍随之轻摆,殿内气氛却比往常更紧了些。

因为他们都知道,昨天下的是大令,动的是庙门,杀的是香火。

今早呢?不出意外,还要有后招。

果然,没多时,左班中排一位老臣出列,正是资历颇深的中书舍人李光。

李光一步跨出,拱手作揖:“陛下,臣有一言,请陛下明鉴。”

赵桓看他一眼,神色不动:“李卿但讲。”

李光朗声道:“当今天下虽不靖,但三军齐整,朝政渐稳,三教整肃已有端倪……臣斗胆,请陛下早定北伐之策,迎父皇归朝,复旧日大统,还大宋纲常!”

此言一出,朝堂上一阵波澜。

这不是第一次有人提迎驾,但今日这话一说出口,却撞在昨日三教司初立、宗泽开兵令、赵桓拍案定三郡之后。

这时候说,别有意味。

右侧有几位官员互望一眼,似乎早就串通过,齐声附议:“请陛下以宗庙社稷为念,迎父皇早归!”

“父子血脉不可断,太上皇流落胡地,陛下怎安其心?”

赵桓听着这话,脸色却没一丝起伏。

他只静静地坐在御座上,低头看了看案几上的玉牒,缓缓放下,然后站起身,声音不急不缓地响起:

“父皇之事,朕,何尝一日忘怀?”

他抬起头,一字一句,“自靖康之耻以来,父皇蒙尘,宗庙缺主,朕为子不孝、为臣不忠,日日自责寝食难安。”

“若非如此,朕岂会在登基之初,便与宗帅密议整军?岂会设三教司,断诸门之乱?岂会废旧章、立新制,只为一步步扫清障碍,为北伐铺路?”

朝堂一静,连李光都稍稍一愣。

赵桓眼神转向他,语气却忽然变得哀而坚定:“李卿、诸位卿家所言,朕怎会不知?但北伐之事,岂可轻言?无粮无兵、无将无策,只凭血性迎父皇,是孝子,是忠臣,但不是一个能带回他的人。”

“朕敢问,金人未退,北地未清,大军未成,一旦仓促北伐,父皇若因此被迁之漠北、幽之寒地,尔等谁担得起?”

“谁,来背这口逼死太上皇的锅?”

这话一出,不怒自威。殿上跪着的几位官员登时额头冒汗。

赵桓却又缓缓坐回御座,神情转为沉稳:

“朕今日在此明言:宗庙之念未忘,血脉之亲不弃。但今日之整兵、整饷、整教,皆是为迎父皇所设之基。”

“待我香火净、税粮通、军政一,若时机可行,我赵桓当亲率大军,直指北境。”

“若天命不负,迎父归朝者,不是尔等折子上那句空话,是朕,是我赵桓。”

他手指轻轻一点案前奏折,语气冷淡:“这一笔账,朕亲来结。”

整个大殿,静若寒钟。

半晌,李光垂首:“臣……失言。”

赵桓却不恼,只淡淡挥手:“心有忠肠,是好事。只是这忠肠若不系于实政,不过是纸上谈兵。”

“朝堂之上,朕听劝,但更听实话。”

这话落地,金銮殿再无异声。

朝会继续。

只是此后无人再提北伐迎驾。

他们都明白,赵桓说得好听是为父,实则这局,是赵桓为自己立国的根。

你要迎回旧主,他却要立新秩序。

金銮殿上,钟声落定,朝会散去。

赵桓起身,面色如常,步履不疾不徐地走出殿门,一路有近侍、内侍、步将陪同随行。行至中路御道时,他忽然抬手:

“宗帅随朕一道回宫,其余人等暂避。”

此话一出,众人齐声应诺,太监宫女全数停步退散,没人敢多问一句。

宗泽也不多言,只默默跟在赵桓身后,穿过一段朱漆回廊,两人进了春和殿后的偏厅。

门关上的一瞬,外头的世界像被切断。

赵桓脱下朝袍,随意一搭坐榻上,抬手挥了挥,低声:“这下能喘口气了。”

宗泽负手而立,眼神如常,只道:“陛下早朝应对,斩钉截铁,回得漂亮。”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