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章 天子手腕
更新时间:2025-06-29 08:40:35 字数:2123 作者:于秋陨

这话,等于把你回去替我带话讲得明明白白。

大隆活佛听罢,面色未变,但内心却已是深感这位年轻天子的手腕。

他既不遮掩,也不试探,反倒大大方方亮出底牌,愿交往,但不吃亏;愿合作,但不跪低。

这是信心,也是立场。

大隆活佛合什再拜,目光郑重了几分:

“陛下今日所言,贫僧听之如沐春风。大宋果然是礼仪之邦,有大国风范;而陛下,心明如镜、志怀四海,果然是高瞻远瞩。”

“回鹘若能得此明主为邻,是我等佛徒之福,也是百姓之幸。”

赵桓摆摆手,神色转为从容,语气却忽然变得格外正式起来:“既如此,朕在此,正式向回鹘可汗发出国书前邀。”

“请他择一良时,遣正使入京。我大宋礼部、鸿胪寺愿设国仪接驾,议盟立约,共建和平。”

“从今起,若回鹘真心来谈,朕的大门永远敞着。”

他说完这话,语气已稳如山岳,却隐有波澜起伏,落地的不是一句外交辞令,而是明晃晃地在地图上推了一子。

慈济法师闻言,微合双掌,口诵佛号,面带欣慰。

赵桓不再多言,起身作别,随行的史芸与李纲一前一后而出,众僧肃然送驾。

待仪仗远去,偏殿重归宁静。

大隆活佛仍站在原地,似有所思,良久才转头看向慈济,眉宇间多了一分凝重又掩不住的钦服:

“贫僧早闻中原帝王多浮华权术,今日一见,却是大开眼界。”

“赵陛下于佛前不言佛理,于使节不避权衡,言语虽简,却处处有谋,如此人物,若非天授,又怎能屹立朝堂,压得住百官?”

“他不是在应对我,他是在下棋,而且,是在全局之外,下这一步棋。”

慈济法师轻轻转动手中念珠,神色平静却带着些微笑意:“施主所感,贫僧亦深有同感。”

“世人求果,却不知种因。陛下愿广开国门、与西北诸国修好,这便是结善缘、种善因。”

“若活佛此行真能促成此缘,不止是佛法功德,更是众生之福。”

“促一国之交,稳一方之乱,善哉,善哉,活佛此行功德无量。”

大隆活佛一怔,而后微微颔首,低声诵道:“阿弥陀佛。”

窗外梵钟再鸣,香烟轻起,风过塔林。

此时大报恩寺内,一位僧人静坐,一位帝王落子,而西北草原之外,一条通往和平与共荣的路,正悄然成型。

次日清晨,御书房。

赵桓正翻阅新近从江南送来的盐铁司报表,面色如常,却目光极利。一旁的史芸捧着一卷新制的舆图,正静立候命。

这时外头传来通禀,门帘微动,李纲步履匆匆入内,手中握着一封信册,神色间带着些微亢奋。

“陛下,西夏那边传来消息,仁忠与幕洧将率团入宋,已由灵州启程,预计半月内抵达临安。”

赵桓眉毛微挑,接过信纸迅速扫了一眼,片刻后将册子合上,语气倒不急不缓,像是早就在等这个消息:“果然来了。”

他随即起身,负手在地毯上缓步来回走了两圈,然后抬头看向李纲:“李纲,此次接待西夏使团,你去盯紧,务必要以最高规格安排。”

“礼部那边,接待要有礼,不卑不亢;兵部给出护卫,不露锋芒却不失威势;工部那几座新修的馆驿也该启用了,提前准备。”

李纲拱手:“臣明白。”

赵桓语气却并未收,继续叮嘱:“另外,不只是吃住要周全。”

“在贸易上,能开的口子,就开。尤其是粮盐、铁器、布匹这些民需货,要让他们带回去,真能用得上。”

“文化上,宋学、佛法、历书典籍,也要主动送一批。别等人来求,我们得先开口。”

李纲微微一怔,随即点头:“陛下之意,是示好在先?”

赵桓转过身来,语气陡然沉下来几分,但目光极其清明:“是示诚。”

他顿了顿,缓缓落座,食指轻敲案面:

“我要的不只是一次朝贡回访。我是要让西夏人看清楚,回鹘人听明白,让高昌、吐蕃、甚至连辽东的高丽都得知道。”

“大宋,诚心与人做朋友,不惧交心,不怕往来。”

赵桓说到这,语气微顿,指尖从案上轻轻抬起,眼神也跟着沉了几分,像是透过窗外,看到了更远的边疆和山河。

“我希望,所有周边国家都能看到大宋的诚意。”

“这不是为了什么脸面,也不是为了给谁摆谱子。”

“我们南迁之后,百废待兴,百姓安顿未稳,士族与流民的矛盾、江南本地与迁入官吏的龃龉、还有土地、赋税、户籍、军备,这一桩桩一件件,都不是一两年能理顺的。”

“但你想修屋,总得先把外头围墙筑起来,先挡住风雨,再修里头的梁柱。”

他语调平和,但话语重若千钧。

“我不怕对大金动手,但得选好时机。眼下,不是拼命的时候,是蓄力的时候。稳定外部,才是内政开局的第一张牌。”

“你去看江南的市舶司,每个月的货单都在涨。只要外面不乱,我们大宋能靠一桩桩生意、一笔笔往来,慢慢把血补回来。”

“等补足了底子,朝里才有气力往外走一步。”

李纲听到这儿,已经不只是认同,而是彻底明白赵桓在下的是哪盘棋了。

他轻轻吐出一口气,沉声道:“陛下之策,非但安内,更是远谋。臣愚钝,反应得慢了。”

“以往总想着怎么拿兵、守疆、固边,却忘了,兵强未必心稳;倒是市通、人通,才是大势之所趋。”

赵桓摆了摆手,没多说什么训斥,只是抬眼看了他一眼,语气带着点半笑的调侃:“你不是慢,是太早活在这个时代。”

“但我,不是。”这句话,赵桓说得极轻,像是自语,又像是给李纲听。

李纲没听明白,却下意识挺直了背,深深一躬,“陛下之识,臣等唯有紧跟。西夏使团之事,臣必亲自督办,绝不让陛下所言落空。”

赵桓这才满意地笑了笑,重新落座,拈起笔,在西夏使团接待章程上勾画批示。

“别让他们觉得我们是来炫富的,也别让他们觉得咱们不差这笔生意。”

“让他们回去之后说一句:大宋,不但有财气,更有心气。”

这世道兵火不断,强者为王。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