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3章 大报恩寺
更新时间:2025-06-29 08:40:35 字数:2098 作者:于秋陨

他挥手招来内侍,口吻干脆:“传话下去,三日后,朕要去大报恩寺上香。百官随行,礼部、吏部、兵部,一个不落。”

“对了,史芸也得带上。”赵桓话一落,嘴角重新挂上那种似有深意的笑,“她如今是我的眼,也是耳朵,回鹘的戏,不能光靠嘴听。”

李纲应声而退,心中却越发佩服。赵桓虽是假皇帝,却比许多真龙天子更像皇帝。

三日后,六月初十。

临安城东,梵钟初响,大报恩寺香火鼎盛。

御驾缓缓而至,仪仗列道,文武百官衣冠整肃,赵桓身着常服龙袍,不显威仪,却更显沉稳。他一旁,是那位素衣清冷的女子,史芸,目光静谧,步履无声地随在其后。

慈济法师早已等候在山门外,率众僧迎驾,合什礼拜,一如往年,却也因这次的活佛来访而多了几分神秘庄重。

法会开始,梵音绕梁,檀香四散,赵桓闭目听经,却神思清明,思绪在这香烟缭绕之间飘得极远。

直到午后稍歇,他才在李纲引导下,步入寺内偏殿,单独召见慈济。

殿中陈设素净,茶水清香。

赵桓一入座,没绕弯子,直言问道:“法师,活佛那一事,朕已得信中大略,但亲耳听你说说,朕更放心。”

慈济法师点头,慢条斯理地开口,言语温润中却有一股沉定之力:“启禀陛下,大隆活佛此行,确为佛事而来,但实则,另奉回鹘可汗毕勒哥之命,转达建交之意。”

“可汗意在通好,大昭寺意在弘法,两者相合,便是来朝之实。”

李纲在旁边补了一句:“臣听活佛言中之意,毕勒哥此举,绝非权宜之计。他那边兵马虽未动,但若能与我通盟,至少能牵制住西辽南下,也算替我大宋缓了一口气。”

赵桓点头,手指轻轻敲着桌边,像是在演算。

“这毕勒哥倒是个会算账的主儿,眼下局势看得比不少中原官员都清楚。”他笑了笑,又补一句,“而大隆活佛……他来一趟,不单是替人传话,也是亲自试水。”

“想看看我赵桓,是不是个能坐得稳江山的人。”

慈济合什,温言赞道:“陛下清明英断,观局如炬,活佛必会回报可汗:中原有明主,天下可安宁。”

赵桓却摇了摇头,目光转冷:“明不明主,咱们说了不算。他回去也好、留京也罢,回鹘真要与我为友,那下一步就得看他怎么出牌。”

“口头一说盟好,不如拿份图纸,通商之道,从哪起、走哪路、驻哪站,谁来领。”

他起身,负手而立,神情冷静:“天下的和,不是说说就有的。大宋搭的是朝局,是秩序,是制度,不是庙里点的香。”

“但——”赵桓说到这儿,语气转缓,眼神也柔和了些,“他们若真想来,那我这个皇帝,愿替他们开道。”

“但得一点诚,剩下的,我来管。”

慈济听罢,面露敬色,再次深深一礼:“陛下言之有理,贫僧定会代传陛下之意。”

慈济法师一礼作罢,正欲退下,却被赵桓抬手止住。

“法师且慢。”赵桓语气不重,但声音极稳,“既然大隆活佛就在寺中,不妨请来一见。事关邦交之举,不宜只隔着书信传话。”

慈济法师微一点头,立刻唤来随侍:“去请大隆师兄入殿。”

不多时,帘后一阵轻响,朱袍微动,木屐声中,大隆活佛缓步而入。袍角沉稳、神色自若,一双眼虽不凌厉,却藏着阅遍风沙的深沉。见赵桓在上,他不疾不徐合什行礼,嗓音低沉而浑厚:

“南无释迦牟尼佛,贫僧大隆,见过陛下。”

赵桓笑着起身还了一礼,态度并不张扬,却恰到好处地显出分寸:“活佛远道而来,是朕的缘,也是我大宋的福分。”

“西北千里佛风不绝,活佛此次亲至,已非寻常之行。”

两人落座,一壶香茶已温,慈济亲自斟盏,坐于一旁不语。

大隆活佛端坐,略作思忖,便温声道:“贫僧此来,虽是为朝佛弘法,但亦奉可汗毕勒哥之命,传一意于陛下。”

“当今天下多故,西辽日益强横,吐蕃残部分裂不休。我回鹘守边数年,可汗日夜忧思。”

“然观大宋近年政局安稳、百姓乐业,朝堂有为,实属世间难得。故而,可汗愿意修好旧谊,与宋通市通使,若陛下肯允,来年春暖,回鹘愿遣正使入京,立约交诚。”

赵桓静静听完,缓缓搁下茶盏,神色并无半点惊讶,眼神平静得像湖面不起波澜。片刻后,他抬眼一笑,语气带着天生的沉稳:

“可汗此意,朕甚感欣慰。”

“其实朕要说的也简单,回鹘来,我接。若高昌来,我也接。南边占城、东边高丽、西北再远些的于阗、西夜,只要愿与大宋言和为友,不起兵不生事,朕的门一直开着。”

他指尖轻轻敲了敲桌案,语调转为坦诚且稳重:

“我大宋不求谁附庸,也不图谁称臣,只要彼此信诚,愿为友好之邦,朕欢迎他们来建交。”

“贸易也好,文化也好,佛法弘通也罢……只要来的是真心人,不是心里拿算盘、背后藏刀子的,朕都愿意铺席设宴、以国礼相待。”

这话,听着轻描淡写,实则掷地有声,明明白白一句话,大宋不玩虚的,来真心,就来谈;想搞事?别想敲门。

偏殿里一瞬寂静。

慈济低眉颔首,大隆活佛则抬眼凝视赵桓,眼中泛出几分敬色。

活佛双掌合什,缓声道:“陛下心怀仁政,襟怀天下,不愧为中原明主。”

“我回鹘佛徒众多,历来仰慕大宋佛风,若今后得通行往来,不止是市利之便,亦是法缘之喜。”

“贫僧定不负所托,回京后定将陛下此意,原话奉告可汗。”

大隆活佛话音落下,偏殿中又安静了片刻。

赵桓却只是淡淡一笑,目光依旧平静:“活佛放心,今日之言,不会只留在这方小殿中。”

他顿了顿,慢悠悠补上一句,语气不重,却带着种让人琢磨不透的味道:“朕既在你面前开口,自是盼它能传得出去。哪怕隔山越水,也要让草原上的人、城楼下的兵、还有坐在毡帐里的那位可汗都听见。”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