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7章 盟友
更新时间:2025-06-29 08:40:36 字数:2105 作者:于秋陨

昭明殿。

宫灯高悬,丝竹绕梁,一道道膳食酒肴如行云流水般送入殿中,香味四溢,食器更是精致至极,单是那一套青花瓷汤盅,便让西夏一众随员在心里暗暗惊叹。

赵恒一身便服坐在主位上,姿态闲适却自带威严。他抬起酒盏轻轻一敬,笑道:

“濮王殿下此行辛苦,本应多陪几杯酒,但今夜既是高兴事,也就不客套了,随意点。”

这话说得亲切随和,在座的西夏使团成员顿时心头一松,纷纷举杯回敬。

赵恒放下杯盏,笑意温和地继续说道:“说起来,大宋近两年刚从南迁之乱里稳下来,眼下百废待兴,但咱们向来不是个小气的国家。”

“我听说最近周边不少朋友都在观望,都有些想往这边靠的意思。正好借着濮王这次来访,我把话撂明了。”

他笑着环顾一圈,语调不高却有着不容置疑的笃定:“只要抱着诚意来,谁都是朋友!”

赵恒说到这里顿了顿,稍稍压低了声音,故作神秘道:“这世道乱归乱,但乱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,无非就是几个野心勃勃的国家,老惦记着吞别人地盘。”

“可朕就不明白了,日子好好的,非要动刀动枪干嘛?要粮有粮,要路有路,贸易也能通,非得打得头破血流才能安稳过日子吗?”

殿内一片低笑,不少人频频点头。

赵恒见气氛正好,稍稍坐正了些,抬手一压,众人也自觉安静下来。他语气温和,但说出口的话却沉稳有力,句句敲在人心上:“当然,濮王此行能来,朕是真心感激。你们愿意踏出这一步,是信得过大宋。但朕也知道,信任不是喊两句口号就能稳住的。”

他轻轻抿了口茶,继续道:“我知道,西夏不是没顾虑。你们挪一步靠宋,就等于是从金人那边撤了一步。那完颜宗翰、完颜宗望,可不是什么讲道理的人。西夏不大,又夹在咱们中间,处处掂量、步步为营,朕心里明白。”

“可也正因如此,朕才得把这话说在前头:你们要是真想跟我们合作,那咱们就不是你来我往的客套交情,是一条绳上的盟友。”

“咱们宋军,现在不是三年前那副模样。下水村那一仗,韩世忠、梁红玉把完颜宗翰打得狼狈逃回北方,老宗翰连盔甲都没穿稳当。别说西夏你们震惊,连回鹘、高昌、吐蕃都吓得连夜往这边递信。”

赵恒微微一笑,但眼中却闪过一丝锋芒。

“打得过,是硬话;肯保护,是软话。朕今天把这两样都摆出来了。你们跟着我们大宋走,咱们就不让你们吃亏。”

他抬手一指东南方向:“临安城东的兵工司刚改制没多久,新铸的床子弩、铁火雷,连我都看得手痒。你们若真愿合作,兵器、军技、战略配合,咱们全都能谈。只要你们有胆子敢站,咱宋国,就有底气护你们一程。”

仁忠与幕洧互视一眼,心头皆是一震。

这番话,在他们听来,就像一颗定心丸。

赵恒继续说道:“邦交不是一纸空谈,朕敢做这主,也会做这担。若西夏因我宋而遭来兵威,大宋绝不会袖手旁观。”

“这一点,我赵恒在此,立字为据。”

说到最后,他语气并不高亢,却有种天生的分量在,像一枚稳稳落下的砝码,把整场昭明殿的气氛压住了。

仁忠起身,郑重抱拳:“陛下有此言,西夏上下感激不尽。”

幕洧也跟着拱手:“能得如此盟友,西夏之幸。”

赵恒抬手示意,神色温和:“诸位,今晚就别再谈这些沉重的事了,吃菜、喝酒。能让咱们围坐一席的,是缘,也是势。”

“这大宋,正在回来。”

数日后,临安东郊,朝霞映天。

西夏使团即将启程离境,李纲照旧亲自送至城外。

十里亭边风吹旌旗,仁忠与幕洧下马行礼,神色郑重而带着些许依依之意。

“李使相,这一趟来临安,本王原本只是奉命行事,心里也并非全无顾虑。”仁忠笑着说,“但如今回去,我心里踏实了。赵陛下虽然年轻,但胸中丘壑、识人用人、谈吐气度,皆非寻常之辈。”

“我在朝中常劝兄长慎金亲宋,以前的话他只当一听,如今我有了底气再说一遍,这大宋,值。”

李纲听得,颔首微笑:“陛下如今虽然年轻,但识时务、知轻重,这几年一路走来,步步都踩在节骨眼上。”

话音刚落,幕洧也笑着接上:“确实如此。”

他抬眼望着临安方向,神情里带着一丝留恋,一丝踏实:“说句不怕得罪人的实话,西夏朝堂上不少人以前都不怎么把这位年轻皇帝放在眼里。可我这趟回来走一圈,尤其那夜昭明殿一席话,我算是明白了,赵陛下不是靠运气坐上这张龙椅的。”

“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也知道该怎么把话说到人心里去。这点,很多所谓的老帝王都做不到。”

“更何况……”他说到这儿轻轻一笑,“他不是只靠说的。下水村那仗一打完,西夏朝里那些对金还抱幻想的老头子,一个个都开始闭嘴了。再加上这次亲自设宴、亲口许诺,这一套操作下来,说不服都难。”

李纲点头道:“陛下知道现在这江山不是凭血统来的,是靠实打实地把人、把国撑起来。”

仁忠笑了笑:“也正因为如此,我才敢回去讲,西夏要亲宋,不是退路,是出路。”

三人站在亭前,清风过林,旌旗猎猎作响。

“此行收获良多,李使相之情,陛下之意,我和幕洧都会带回去。”仁忠拱手抱拳,郑重一礼。

幕洧也随即作揖,神色比往日更多一分真挚:“这一趟回来,我是客,但下一回若有机会,我愿以宋人之身,再走这临安一遭。”

李纲含笑回礼,语气宽和:“不管以哪种身份,只要是来喝酒说话的,临安的大门永远为你们开着。”

三人相视一笑。

马蹄轻响,西夏使团开始缓缓启程。

李纲立在风中,看着旌旗一点点远去,低声自语:“愿此去顺风,愿此局成势。”

李纲目送西夏使团渐行渐远,朝霞映着那一面面旌旗消失在东郊官道尽头,心头却并未放松。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