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2章 得宜守制
更新时间:2025-07-01 00:40:35 字数:2159 作者:于秋陨

宗泽看着他,拍了拍桌面:“你家那丫头,比我们这些老臣都能算。她不会把这点分寸看错。”

李纲却忍不住笑了一声:“说句题外话,赵桓要真是个纯粹靠运气上位的,那还能让我们两个这么谨慎提人?你们史家也不会这么小心翼翼地谋局了。”

三人对视,笑意却带着点沉。

史澜抬手举杯:“既然如此,这事我回头让芸娘自己处置,宗公、李相……今日这席,就当是我多嘴了。”

宗泽和李纲也举起杯来,宗泽道:“你这多嘴,也不是坏事。提醒了我们,南方确实得有人盯着。”

李纲道:“盯归盯,嘴还是得闭着的。”

杯碰清脆,几人心照不宣。酒宴继续,话题回到朝局大事,仿佛刚刚那段对话,从未发生过。

酒席散后,已是黄昏。

史澜回到府中,披着暮色进了书房,坐定不久,便取过笔墨,摊开信纸,提笔如行军布阵般一丝不苟。

他没多废话,信里写得直白:宗泽与李纲皆婉拒一事,二人言之凿凿,称后宫纳妃属帝家私事,不便插手,亦恐落人话柄。我已识大体,不再劝说。芸娘,此事终究还得由你出面。

写罢,封好,盖了印,让人快马送入宫中。

次日申时,秋蝉声起,宫里风透窗纱。

史芸披着一件月白色织锦薄衫,手中拿着那封父亲的信,看完后轻轻放下。

她没说话,只是微微叹了口气。

她理解宗泽和李纲,甚至比他们自己还早一步想到了这种回应。朝堂上的人哪一个不是打着算盘活的?

谁都知道后宫之事动不得,尤其是现在,赵桓坐得越稳,规矩就越要立得明明白白。宗李二人身后各有派系,若为她一事开口,便容易被人咬住把柄,说他们是在扶持史家壮大私党。

他们不说,是自保,也是护她。

可偏偏,最难受的,是她不能不说。

史芸合上信纸,轻轻摩挲了一下桌角,脑子里却是一片沉静。她当然明白这个时候开口有多冒险。赵桓对她信任不假,但他信的不是感情,是她的克制。

她若亲口请纳妃,哪怕出发点再高远,他也难免要算一笔账:你史芸是不是想在宫里立山头?

她不想赌。

当晚,乾清宫灯火微明。

赵桓披了常服,一身并不讲究,连头发也只草草绾着,来到凤仪殿外时,连通禀都没叫。

殿里宫人一看见他,忙下跪请安,他摆了摆手:“免了,都下去吧。”

一阵脚步声后,史芸听见门帘被轻轻掀起。

她抬头,赵桓已经走进来,眉眼间还沾着未散的夜气。

“你今日神思恍惚。”赵桓开门见山,“午后送去的茶你只喝了半盏,账册也没翻几页。有什么事,跟我说。”

史芸垂下眼,轻声答道:“臣妾……只是累了些。”

“骗我?”赵桓眉头一挑,走到她身边,“你什么时候是个轻易说累的人?”

史芸抿了抿唇。

史芸抿了抿唇,终是没有再遮掩,只轻轻道:“若陛下愿意听,我……确实有些话想说。”

赵桓没有接话,只是静静看着她。凤仪殿中香气浅淡,烛光映在他眼底,像水里沉着的火光。他神情不变,却莫名让人觉得压迫感十足。

“你说吧。”他终于开口,语气很轻,却不容回避,“我来,不就是等你开口的。”

史芸低头,指尖轻轻摩挲着衣摆边角,好一会儿,才像终于鼓起勇气似的道:“我今日设宴,招待京都宗室勋贵女眷……不是单纯为了热闹。”

赵桓没有表现出意外,只点了下头:“我猜到了。”

“我确实是在替陛下……物色人选。”史芸抬眼,眸光坚定,“不为私,只为公。”

赵桓凝视着她,语气依旧温和:“你是在为我挑妃?”

史芸一怔,随即垂眸:“若只说挑妃,难免俗气。但……后宫人丁寥落多年,该有规制就得立起来了。再者……”

她抬头望他,语气缓缓:“陛下如今稳了,但天下未稳,南北士族仍各有思量。若能因纳妃,缓和士族与皇室之间的距离,于朝局,于陛下……未尝不是好事。”

赵桓听完,笑了下,笑意很淡,但不是讥讽,倒像是某种确认。

“史芸。”他忽地直呼她名讳,目光带着锋,“你知不知道,旁人若听你这番话,会以为你想在宫里立山头,宫妃你来挑,门第你来选,一道和亲,左右的就是权力平衡。”

史芸却并没有被这话吓住,她沉默片刻,平静地回望他:“我知道别人会怎么想,所以才没让父兄多言,也没在宴上明言。我亲自办,是因为我清楚,若不是我提,没人敢提。”

她顿了顿,眼神柔了些,却更诚恳:“陛下,我没有那个心思。史家若真想培植势力,就不会选一个在礼部评画的姑娘,而是选个能动兵、握政的。”

赵桓眼神微动,终于点了点头,低声一句:“我信你。”

他语气轻,却是斩钉截铁的那种信。

史芸心头轻松了半分,嘴角微动,还未言语,赵桓又道:“其实……我原本并不打算这么早就张罗这些事。”

“我知道。”史芸轻声道。

“但既然你这么上心,”赵桓盯着她,语气忽然轻快了几分,“那我配合你也未尝不可。”

史芸听到这句,目中终于浮起点点笑意,没急着谢恩,只淡声道:“那臣妾便斗胆,跟陛下说说这吴诗雨。”

“吴家,原是江南旧族,早些年跟着朝廷北迁。底子清白,也没乱攀附,去年户部查京官籍,吴家账册一目了然,连礼部那边都说吴家得宜守制。”

“吴诗雨是长女,自小由祖母抚养,祖母出身书院,教得极严。诗词、礼仪、女红、书画一样不落。尤其画艺,据说前阵子她那幅《梅影独立图》送去礼部品鉴,被老礼郎称了句有女李唐。”

赵桓轻咦了一声:“那老礼郎?嘴巴比铁还硬的那位?”

“正是。”史芸点头,“臣妾亲眼看过她的画,笔意清峻,气韵十足。最难得的是,这姑娘有定力、有分寸。”

“宴上臣妾与她说话,她不卑不亢,不急不躁,说话不过三两句,既能传意,又不过分迎合,不像那些满口才情、背完诗经不知干啥用的小姑娘。”

赵桓听得认真,眼中却隐隐带起几分好奇。

“她本人也愿意入宫?”他忽然问。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