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4章 赏识
更新时间:2025-07-01 00:40:35 字数:2141 作者:于秋陨

吴诗雨一愣,旋即起身,朝史芸行了一礼,语气不急不躁,却比方才席上众人更添几分沉稳:

“臣女愚见,娘娘所言,正中要义。女子既为人之一半,自当能担事、能立志。”

“臣女幼时在书院学读《春秋》,也读《列女传》,但最记得的,却是祖母常说的一句话——识理明礼,才可为人,她说为人二字,不分男女。”

她顿了顿,眼神坚定,毫不闪避地望向史芸,也隐隐扫过殿内帘幕后方:

“臣女不才,但以为世间女子,不应只是为嫁人而生。若命好,嫁得贤良,那是天意;若命苦,也该靠自己站起来。”

“但无论命如何,女子应当自持、自知、自立。这三自,方能不被风吹倒,也不被人轻看。”

这番话一出,昭阳殿内静了片刻,然后忽地响起一声压低的好。

有人顺势回头,才发现帘幕深处,有人影一闪而逝。

正是赵桓。

他原本并未打算露面,只是在内殿后侧设了一处屏风,借帘听音、观人。

可吴诗雨这番话,让他一时没忍住,轻轻出口。

旁人没听出什么,可近侍宫人却瞬间肃立,不敢再动一丝。

赵桓并未走出,只微微颔首,自言一句:“有胆有识,眼神也干净,不浮不媚。”

旁人不知道,他却清楚得很,这场宫宴不是挑妃,是考察;不是看美貌,是看人心。

而这个吴诗雨,不只让他满意,甚至隐隐让他觉得,若真要往后宫里添一个人,不仅不能添麻烦,还得是个能稳住格局、拉住风向的,这位……值得赌。

帘后赵桓将手中茶盏放下,随口吩咐身边宫人:“把她的底册拿来,我要细看。”

赵桓放下茶盏,语气不轻不重,像是在下一个决定,却又像只是随口一句。

宫人应声退下,不敢耽搁。

帘外,昭阳殿的宴席已近尾声。史芸一如既往不动声色地送走众人,待人礼数周到,却并不亲热。一众闺阁少女虽依依不舍,却也知道,能走到这一步,已是福分。

夜里,凤仪殿。

史芸卸下繁饰,换了常服,整个人比白日里的仪态多了几分随性,却也多了几分清醒的锋利。

赵桓已经在她寝殿外坐了小半个时辰,手中捧着书卷,像真在看,又像等人开口。

“你倒好意思不声不响躲在帘后看一整场。”史芸走过去坐下,语气不重,却带着笑。

赵桓随手将书卷合上,看了她一眼,道:“你没说不让我看。”

“你也没说你来了。”史芸端起茶盏,轻轻抿了一口,“说吧,怎么看的?”

赵桓靠着榻边,手肘撑着案几,一副慢条斯理的样子:“吴诗雨……确实不错。”

“只是不错?”史芸挑了挑眉。

赵桓眼神动了动,看着她,忽然笑了:“你要真想听实话?她不浮不媚,有胆识有见识,样貌也过得去,是个很合适的……人选。”

史芸闻言,微微一哼。

赵桓话锋一转,语气却认真了几分:“但和你比起来,还差点。”

史芸眼中一闪,轻轻转着手里的茶盏,嘴角却挑起一丝玩味的笑意:“你这是怕我吃醋?”

赵桓不语,只是看着她,眉目坦荡,像是在说:“我就这么想。”

史芸不由笑出声来,轻嗔道:“你也太会顺水推舟了。还好你不是说她比我强,不然我今晚就让你睡偏殿。”

赵桓笑着摇头,声音带着几分低哑:“我还真怕你认真。”

“我当然认真。”史芸瞥他一眼,又像是漫不经心地说道,“半个月后是个吉日,礼部说是宜纳采、宜册妃、宜大事。”

赵桓挑了下眉:“这是说……?”

“我替你挑人你挑过了,时辰我也看好了。”史芸语气轻巧,语调却笃定,“你要真信我,那就别让她等太久。吴家虽未明说,但京中风向已起。既然你要她,她也愿意,那就给她个名分。”

赵桓沉吟片刻,终是点了点头。

“你既安排了,我照做。”

史芸笑了,茶盏轻放,杯沿轻轻碰着漆几,发出一声清响:“那可说好了,到时由我出面,册封之礼,也要办得体体面面。”

史芸忽然偏头看他,语调带了几分不容置疑的轻快:“封归封,宠归宠。不过,这宫里的规矩,以后不管进多少人,可还是得我说了算。”

赵桓望着她的侧脸,忽然觉得,这个不戴凤冠的女人,站在那儿就像真正的中宫皇后。

“我从来没想过换你,”他声音低低地,“以后后宫百花齐放也好,风起云涌也罢,你才是镇得住场子的那个骨架。”

史芸听了,忍不住低低笑出声来,转过身去,背对着他,似娇似嗔:“赵桓,你啊……就这张嘴最会骗人。”

“可你偏偏爱听。”

史芸回头,眼角泛着一点清亮的水光,声音却干净利落:“是啊,我就吃你这套。你既然说了,我便记住了。”

外面夜渐渐深了,凤仪殿的灯火柔柔地洒了一地,像两个人达成共识后的那份心照不宣,不明说,却谁都懂。

第二日清晨,朝钟刚刚响过,乾清宫偏殿早朝开始。

赵桓坐在高处,淡淡翻看着奏折,等群臣议完了要紧事,他才缓缓合上手中一本本的本子,像是顺便说起家常一般开了口:“昨夜看了礼部呈上来的一份名单,倒有个人选,朕觉得不错。”

底下众臣本已准备散去,这会儿又都竖起耳朵,屏息凝神听着他接下来要说的。

“南方吴家的长女吴诗雨,这姑娘出身清白,才貌都不错,性子稳重懂事。礼部和礼监都报上来了,朕打算择个吉日,把她纳进宫里,封个妃位。”

这话一出口,朝堂稍稍静了一瞬,却也没维持多久。

很快,就有礼部尚书站出来,老臣满面带笑地拱手说:“陛下圣明,这吴家近几年北迁入京,行事低调不张扬,家风一贯清正。他家长女臣下也曾见过一两回,谈吐、才学、容貌样样拿得出手,确实是进宫的好人选。”

兵部尚书也跟着站出来搭话:“臣也觉得如此。虽说吴家不是军功贵胄,可毕竟是江南名门,族中士绅不少。陛下将她纳进宫里,确实有助于稳定南方门第的心思。”

话音刚落,吏部、工部几位大员纷纷点头附和,谁也没闲着,生怕自己落下这班顺风车。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