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4章 全是做样子
更新时间:2025-07-28 00:40:36 字数:2184 作者:于秋陨

“你先别跟人讲查庙的事,就说陛下圣恩浩荡,要办好赵祯的满月,要佛门出人出力,铺道清路……把他们哄得越高,咱们将来动手的时候,就越有名声。”

“要做得像是他们自己把台子搭好了,咱们只是顺手摘了一盏灯。”

“明白吗?”

胡宏低头:“明白。”

赵桓点了点头:“去吧。三月之后,给朕一份香火账。”

“到时候庙堂里藏的是佛,是钱,还是人,我们一目了然。”

殿中炭火轻响,窗外秋风微动。

大宋皇帝缓缓翻开一页折子,像是天下风雷都不关他的事,可眼底那道冷光,藏得极深。

这一天,文德殿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政令,没有敲锣打鼓的大手笔。

但就从这静静一番对话开始,皇帝在心里,已经为佛门这盘旧局,落下了第一道暗手。

文德殿的茶烟未散,赵桓的暗子已布。与此同时,岳州那头,也早不太平了。

岳州,初冬。寒气袭人,水汽微凝。

李纲坐在郡守衙中,案几上摊着几份地方田契与佃租清册,神情却比风还冷三分。

“又一家?”他眉头紧锁,手指敲了敲那页纸,“这姓周的不是才南下不到三年?居然也已经在洞庭湖边收了五千亩水田?”

一旁的县尉低声道:“是。名义上是借佃代管,但田契已写入永佃,每年地租不过象征性一石半米,全是做样子。”

“地契谁写的?”

“是周家账房在岳阳城请的书吏,章也是真章,州府里的印都有备案……”

“用的哪户的名字?”

“有三十几户,本地人都签了押,只是查出来都是穷户,收了十文银子,就随人摆布。”

李纲啪地一声拍下案卷,面色沉如铁。

这一套套路,他已经看得太多了。假买田、真圈地;用本地穷人做皮,背后却是北地豪商的银子在流。

这些日子来,他本以为是在查几户地痞流寇打着佛门旗号圈地捞钱,结果越查越不是那么回事。

“现在涉及的有几家北地商号?”他沉声问。

县尉踌躇片刻,递上一份刚刚整理出来的名册。

“回使相……到今天为止,已确定至少十七家北商参与圈地,大多来自汴京、延州、邓州一带,其中还有三家此前就因贩盐涉案,被户部登记在案。”

“他们有的是挂着香火庙名义、有的是借道佛寺之手,有的是干脆走本地地保后门,买下整片湖滩。加起来,光是岳州一地,近两月查实的田地就超过三万五千亩。”

“三万五千亩?”李纲脸色陡变。

“洞庭湖边这么多滩涂水田,竟能被人挖空到这地步?州府是死人吗?!”他压低声音怒道。

“禀使相……岳州本地官员多为调任文官,大多奉行不管事、签就完的路子,遇上有人请客、送礼、文书齐全,便默认为避乱南迁之善事。”

“而且不少人都信,那些北商不过是做点投靠南地的生意,图个落脚谋生,谁料他们来得快,吃得更快,一口下去,是吞湖的劲头。”

李纲闭上眼,缓缓呼出一口气。

这不是简单的地方豪强胡作非为,而是北地移资南下,在南方抢滩登陆。他们不是谋地谋田,是谋势谋根。

而他们圈的,不止是田地,还有话语权、舆论场,乃至于未来南地政权的稳定。

想得越深,李纲越觉得寒意入骨。

这些人嘴上说是避乱逃灾,实则将整个南宋当成了可以掏空的新钱包。圈的是地,却割得是大宋的根。

“你让人追一下那几家香火庙后头的金主,特别是去年在江州被人放火烧了的那家永恩寺,我怀疑它后面牵出的那一支,跟这次有勾连。”

县尉一惊:“永恩寺?那可是……传言牵着青社一线的人……”

李纲猛地睁眼,盯住他:“我知道。”

“这事儿,若真有青社、长望行这些旧商帮搅在一处,恐怕就不是圈几亩地这么简单了。”

“这是要搭地盘,立商号,扎根南地,把他们那一套谁出钱谁说话的逻辑,搬到江南来!”

县尉沉默了片刻,低声问:“那……使相可要立即上报京中?”

李纲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起身,走到窗前,看着天边那一片灰白的云层压在洞庭湖上方,久久没有说话。

半晌,他才缓缓开口,声音压得很低。

“上报……是一定要报的。但现在这个节骨眼,我怕陛下未必能腾出手来正面应付。”

“如今他才刚立了新政,朝中正忙着查户、编民、修军纪……再添这一把火,说不准会被人说朝廷不容异乡迁民,激起反弹。”

“可若不动,眼睁睁看着这帮人掏空江南,那三年之后,不用金兵南下,这南朝也会自己烂掉。”

他说到这,眼里渐渐燃起了一点火光:“所以,不管朝廷动不动,我岳州这块地方,得先堵上。”

“他们不是爱伪造田契、用庙产走账吗?那我就让律司、田契司、香火管理司三线联审,谁的文书敢有一丝瑕疵,立刻查办。”

“谁说是庙产,我就先派人查他庙后粮仓,能念经的和尚,不该有三百石粮、五百匹布。”

“哪怕上头现在不查,我也要让他们知道,这岳州,不是可以随便圈地的水洼。”

他说完这话,转身回到案边,提笔写下一封奏报,寥寥数语,内容却压得沉重:

【密奏】岳州近月大批北商伪借佛门名义,于洞庭湖沿岸大肆圈占水田,已牵出十七处异地商号,蔓延态势极快。

臣李纲恳请,陛下酌情设僧产审录司,联通户部与礼部,分批清查佛门财产与圈地情况,以防乱象扩大。

岳州已先行设卡查验,如有异动,必不纵容。

他写完,亲自封了信蜡。

送出之后,天光已晚。

窗外天色昏沉,江风携着湖雾吹进屋内,卷起一地案卷、田契、供单和粮册,仿佛整个天下的纷乱都沉在这桌面之上。

李纲站在原地,默然片刻,嘴角浮出一丝苦笑。

正这时,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。

“使相,郝参军求见。”门外通报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安。

“进来。”李纲眉头一动。

郝参军快步入内,抱拳一礼,神情颇为复杂:“大人,那些被拘传的北商……这两日,竟陆续有十余人主动来衙投案。”

李纲一怔:“投案?”

“是。”郝参军点头,“他们都说是自愿的,说之前只是误信了圣意,如今听说地方要查,都愿意交代清楚。”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