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靖康耻?朕还在哪来的靖康耻? 第343章 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
第343章 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
更新时间:2025-07-28 00:40:36 字数:2171 作者:于秋陨

他顿了顿,眼神一沉:“查,肯定要查。但不是硬来,是做铺垫、做节奏。”

“先设法会,让人看到皇子之喜、皇家之仁;接着在佛门内挑几个清正的僧人捧一捧,顺势再挖出几个最过分的害群之马……不是一把火烧庙,是引个风,把灰慢慢吹出来。”

他说完,轻轻抬手,在案上划了一道线。

“朕要让百姓知道,佛门可以有信仰,但不能有贪欲。”

“也要让天下的和尚知道,穿上袈裟不是护身符。只要敢圈地压粮,哪怕诵得了金刚经,照样让你喝大理寺的茶。”

胡宏听着赵桓语气平静地将查庙两字说出口,心头还是忍不住紧了一分。他压低声音,语气比方才更郑重些:“陛下……臣并非为他们开脱,但佛教传入中土已有数百年,香火流传,根基深远。别说官场上有他们的门路,民间更是家家有香火、处处有庙堂。”

“若朝廷此时贸然下手,查得急了,掀得狠了,百姓恐生惧意,说不定会以为朝廷这是在砸他们的信仰。”

“若是再被有心人从中煽风点火,弄个皇帝不敬佛、不容法的名头,别说庙里作乱,怕是民心都要生变。”

说到这儿,他顿了顿,看了赵桓一眼,咬了咬牙,“陛下,佛门虽有隐患,但它的受众太大,若真惹出骚动,怕是比金人南下还难收场。”

赵桓没立刻说话,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,指尖仍旧轻点着案上那张地图。他的眼神沉静如水,听得进劝,也看得透局。

良久,他轻笑了一声,嗓音不重,却一句句掷地有声:“胡先生。”

“你怕百姓慌,怕僧众闹,怕佛门反噬,怕这火点了烧不住,是不是?”

胡宏拱手,却没有否认。

赵桓点点头,没怒没急,语气一如既往地冷静:“你说的没错。佛门的盘子大,影响深,背后还有世家旧族护着。确实,一出手,怕是牵一发而动全身。”

他顿了顿,眼神却锋利了几分,话锋一转:“可也正因为如此,才更要动。”

“你以为我不知道这些寺庙如今是什么模样?香火装门面,田庄是命脉。一个个穿着袈裟的,嘴里念着慈悲,手里算的却是租税、粮价、供奉……百姓看着是烧香拜佛,实则是在替他们打工交税。”

“你说他们是宗教?”赵桓冷笑一声,“不,他们是披着佛法皮的财团,是横在朝廷与民间之间的一道灰色天堑。”

“这种东西,你不动,它就一直吸血。等它吸得够了,连你的刀都能买走,到时候,天下还姓赵不姓释,谁说得清?”

赵桓起身,缓缓踱步,走到地图前,指尖轻轻敲了敲洛阳,东京,建康几个地方的红点标记。

“这几个地方,寺庙最多,势力最强,官员最怵。朕早就记下了。”

“今天你来劝我谨慎,是对的;但如果你是劝我放过,那就是错的。”

“这种潜在的毒瘤,若不趁它还没全面病变前下刀,将来只会癌变成不可救药。”

赵桓说到这儿,忽然停下脚步,看向胡宏,目光平静得近乎锋利:“你可知,金国南下时,最先开门迎敌的是谁?”

胡宏神色微动,低声答:“部分州县望风而降,甚至……有僧侣献图引路。”

赵桓点头:“这就是问题的根。”

“他们口口声声出世,不问王事,结果战乱一起,转头给敌国指路;咱们朝廷没粮了,调仓还要打报告,他们一个钟声一响,信众自动送钱送粮。”

赵桓站了起来,走到案旁那幅地图前,手指轻轻一点,“若有一天,朕要在这里,北境调兵,而他们在这里,江南、两浙之地,把仓粮一封,说是闭关礼佛、斋戒不施,那你说,朕是先顾边疆,还是先平庙堂?”

胡宏脸色一变,沉声不语。 赵桓转身,眼神犀利如刀锋。 “你说怕百姓动乱?朕明白。可更怕的是,这些寺庙明里供佛,暗地供的是野心;朝廷不查,他们养着养着,连你都分不清谁是高僧,谁是地主。”

 “等到真闹起来,百姓听的是谁的?是官府?还是那位每天给他们施粥诵经,说大宋多灾是因为朝廷有恶业的高僧?” 

胡宏低下头,额角轻轻跳了跳。 

赵桓缓了缓语气,又坐回书案前:“放心,我不会让你硬碰。”

他手指轻敲桌沿,声音平稳如常,眼里却藏着一种明明白白的清醒:“这事,咱们不急。”

胡宏抬眼,显然没预料到他会突然收了这股火。

赵桓抬手拿起一份未拆的密折,语气淡淡的,却字字带着分寸:“真要动,先得摸清底细。你说得对,这佛门如今不是佛门,是半个系统。不是几间庙房的事,是一整张利益网。”

“那既然是网,我们也得先看清楚,线在哪儿、结在哪儿、人藏在哪儿。”

他顿了顿,看了胡宏一眼,神情没有太多起伏,却压得住人心:“查不动的,就先看;看不透的,就先听;听不见的,就想办法让它自己说话。”

胡宏怔了怔,脑中忽地就冒出一个词:下饵钓鱼。

果然,下一刻赵桓便接着说了:“最近三个月,先别动庙堂上的筋骨,别打草惊蛇,让情报系统的人往几个重点寺庙安插进去。”

“让他们不是去调查,是去信佛。”

他说到“信佛”两个字时,嘴角微勾,像是在嘲讽,又像是在调侃:“该烧香的烧香,该捐的香油钱也得捐,只管装得越虔诚越好。”

“和尚不防香客,尤其是送钱的香客。”

胡宏听到这,眼里终于闪过一丝光,意识到陛下这回是真动了心思,不是撸袖子上来打硬仗,而是要下盘持久的大棋。

“明面上,我们按部就班做法会、办赈济,不引争议;暗地里,先摸清他们的底线和后路。”

赵桓点头,像是补上一笔:“顺带也查查他们香火钱是怎么流的,布施的布从哪儿来,粮从哪儿走。动静大的地方,先记一笔,不急出手,等它自己长歪。”

“再说一句难听点的,和尚要是自己不作妖,咱们也没空管他;可他真要想着一边念经一边圈地招兵,那就是找死。”

胡宏忍不住深吸一口气,拜下道:“臣,明白了。”

赵桓淡淡一笑,目光落回手边的折子,语气轻得像在说一句闲话:“做皇帝啊,最难不是断是非,是挑什么时候说是非。”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