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2章 确有其事
更新时间:2025-07-28 00:40:36 字数:2184 作者:于秋陨

赵桓嗯了一声,没再犹豫,放下茶盏,站了起来。

“就照你说的办。”他说着,走到窗前,“赵祯满月那日,朕亲自去一趟大昭寺。”

胡宏一愣:“陛下亲往?”

赵桓转过头,看他一眼,笑得很淡:“我儿子满月,朕不去,他不是我儿子啊?”

这话轻描淡写,听着却格外实在。

“让百姓看看,皇家的孩子不是躲在金銮殿里长大的瓷娃娃,是有血有肉、也会被风吹到的。”

“再让他们看看,赵桓这个皇帝,给儿子做满月,不是开宴席唱大戏,而是施粥赈衣、请愿祈福。”

“百姓日子难过,我们不能只说朕与汝共患难,得做给他们看。”

胡宏深吸了一口气,拱手拜下:“臣领旨,定会全力以赴。”

赵桓背着手,看着窗外瓦檐下初冬的阳光,语气缓了些:“布施的米、盐、冬衣,户部那边你先去敲,太仓和东市义仓可以先调一批,别等节礼才慢悠悠发下来。”

“还有,安排几个说书先生,到时候在寺前讲讲忠义仁孝的故事,别再让人只听才子佳人娶富婆的段子。”

胡宏抬头一看赵桓神情,忽然想起他在一次早朝说过的那句:“讲道理不是靠朝堂奏章,是靠他们街头听戏、庙前听书。”

这皇帝,说到底,还是个读过历史的理性人。

胡宏退下前,忽然又道:“陛下,赵祯殿下之名,传出去后,士林反应极好,连国子监不少讲官都夸此名平和有福气。”

赵桓一笑,语气带点玩味:“朕又不是给他取个震山海、吞万军的名字。名字取轻了,他命才活得重。”

胡宏怔了怔,随即拜下:“陛下深思远虑,臣佩服。”

赵桓没再多说,只是转了两步,忽而像想起什么似的,站定在窗前,目光落在远处瓦檐上的鸽群,缓声问了一句:“对了,既然说到寺庙……胡先生,你跟户部打交道多,咱们各地的佛寺道院,占地情况你心里有数吧?”

这话一出,殿中空气顿时沉了几分。

胡宏神色一敛,没有立刻作答。他知道这不是随口一问,也不是闲聊。

赵桓回头看他一眼,语气没变,仍旧是那个请你喝杯茶顺便说个国家大事的调子。

“你直说。”

胡宏略一点头,叹了口气:“确有其事,而且……比外间传的,还严重。”

“尤其是那些香火极盛的寺院,道场铺子遍地,良田千顷,租佃之人不下万人。且多为信众献地、士族捐田,又不交税、不报户,府县还不敢查。”

赵桓听到这儿,笑了一声,语气带了点讽刺:“合着他们是当朝躺赢户了,连朝廷都不收租。”

胡宏低声道:“有些地方官确实想查,可凡涉及佛门,动一下都是大事。轻则被说不敬佛,重则被朝上某些护教大员按个渎职之名。陛下如今要清圈地,若查起寺庙……怕是要动了真正的马蜂窝。”

赵桓垂眸不语,指尖敲着窗沿,良久,他轻轻叹了口气。

“那就好。”他说。

胡宏一怔:“……好?”

“要是真连寺庙都干净得滴水不漏,那朕就得怀疑这天下是不是有人提前演给我看了。”赵桓转身走回书案前,坐下,翻了翻手边几份账册,“现如今最怕的,不是难查,是没得查。”

“朕不怕马蜂窝,就怕窝里装的是蜜糖,看着香,其实蛀得最深。”

胡宏皱眉:“陛下是打算……”

赵桓眼神一凝,手中账册轻轻一合,声音虽不高,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笃定:“既然如此,那就更该好好查一查。”

他说着,语气不急,却落得极实在,“再大的马蜂窝也得捅。总不能让它越结越大,到头来反过来把人屋顶给掀了。”

胡宏眉头微动,神色却有几分迟疑。

赵桓注意到了,眼神一挑,慢慢靠在椅背上,端起茶盏抿了一口,才不紧不慢地开口:“你有顾虑?”

胡宏抬眼,犹豫了一瞬,终是点了点头:“臣……确实有些担忧。”

赵桓没说话,只是抬了抬下巴,示意他继续。

胡宏低声道:“陛下可知,如今大宋境内,光是登记在册的佛寺就有三万六千余处,道观将近一万五千,未登记的乡间香火庙与草庵,不计其数。”

“其中不少大寺,不光有田地、店铺、山场林地,还有自己的护庙武装,虽不叫兵,却也能自成一股势力。”

“他们名义上受州府监管,实际上却早就自成体系,香客日进斗金,粮仓不空,布施换地,地换粮,粮换人……不交税、不听调,百姓却听他们的多过听官府的。”

他说着,语气放缓:“陛下,臣不是不赞成清查。只是怕如今的佛门,不再只是佛门,而是……一个披着袈裟的大庄园主联盟。”

赵桓听完,神色没什么起伏,只是静静地将茶盏放下,盯着案上那张地图,指尖一点一点轻敲着大江南北。

“这意思我懂。”他说,“你是怕他们已经长出牙了。”

胡宏苦笑:“不只是牙,有的地儿,连爪子都伸到州府公堂上去了。”

“比如洛阳的大相国寺,和东京的开宝寺……它们哪一家后头没几个清贵之子落发?背后再扯上几个京中的世家旧族,一层一层缠着,动一个寺,就是在动一座官场。”

赵桓点了点头,脸上仍旧是那种不急不缓的神情:“所以你怕,查了会乱,动了会出事,是吧?”

胡宏拱手:“臣不是怕乱,是怕……时机未至。”

他抬头望向赵桓,语气郑重:“如今陛下方立新政,百废待举,正值整军、清账、抚民之时。若这时候同时点燃佛门这个摊子,怕是前脚还没稳,后脚就被拖住。”

赵桓闻言,忽然笑了一声,语气像是在讲什么有趣的事:“胡先生,你还记得朕以前说过一句话没?”

胡宏一愣:“哪句?”

“这天下最乱的时候,最怕的,不是多事。”赵桓缓缓道,“是人人都等时机成熟。”

“可你想想,什么时候是真正的时机成熟?庙堂清净了?民心归顺了?贪官绝迹了?要是等这些都齐了,那咱们根本不用治国了,直接等升天就行了。”

胡宏神色微动。

赵桓语气不急,像是和人聊天:“佛门的问题不是今天才有的,但朕今天要把这事记下来。不是现在动,就等他们再长三年?五年?到时候别说圈地,连官府的仓门钥匙都能给他们换走。”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