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五岁国师:陛下偷看她日记破防了 第228章 还是要防备为好
第228章 还是要防备为好
更新时间:2025-07-25 00:40:34 字数:2008 作者:萧不二

太后思量了一番,转头对着孙嬷嬷嘱咐道。

 

“待会见面的时候,你说话一定要多加注意,知道吗?”

 

孙嬷嬷愣了一下,但随即很快明白了过来。

 

太后虽然没有明说,但是她懂太后的意思。

 

这位苏大人虽然如今算得上是太后翻身的唯一希望,但是有些事也确确实实不能全指望在他的身上。

 

这世上的人,向来都是知人知面不知心。

 

就算是再熟悉的、曾经再亲近的也免不了会出问题。

 

就如曾经的皇帝,眼瞧着他虽不至于昏庸无能,可实则因为前几代帝王还在世的时候,大厨就已经开始走了下坡路,这皇帝就算是满心的筹谋,也无处可施展。

 

但是谁能想到短短几个月内,他就将自己的一手烂牌打得如此响亮,连那北国都被狠狠的咬了一口。

 

所以不提防这人心,是不行的。

 

尤其是最近这些日子,他一直敷衍着太后,嘴上说着要帮忙,可实则时间一长,谁都看得出来,他这是慢慢的心里有了自己的打算了。

 

要是到时候他不想帮持太后,反倒转头去帮别人了,那太后岂不是只有等死这一条路可走?

 

这绝对不行。

 

必须得让他明白,谁才是真正的正统。

 

思量间,二人已经被带到了里头的内院。

 

木门上方挂着一个牌匾,上方写着三个漆黑大字:鎏金院。

 

刚才在院中看到那些黑衣人的时候,太后的情绪还没有太大的波动。

 

但是在此刻看到这明晃晃的流金苑三个大字的时候,太后心中还是不由得生出了一股怒火。

 

他也未免过于狂妄了一些,这种牌匾都可以随随便便写的吗?

 

他不会真当这里是什么风水宝地了吧?

 

说的好听一点,这是他的居所,是普通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即的豪宅。

 

可说的难听了一些,这不就是个贼窝子吗?

 

一时间,太后心里头的怨气更重了。

 

他还真的生出了什么歹念不成?

 

“娘娘您别激动,先进去看看再说。”孙嬷嬷见太后的表情不大对,忙凑到太后的耳边低声对她说道。

 

这个时候不宜动怒,毕竟他也算是太后的最后一张底牌了。

 

至于这张底牌能否行得通,什么时候将这张底牌丢掉,得由太后说了算。

 

而不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自己露了怯,把主动权交到了人家的手上。

 

那就是得不偿失了。

 

太后深吸了一口气,这才勉勉强强稳住了自己的心态。

 

就在这时,屋门被人从里面推开了。

 

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,太后抬眼望过去,一时间心中忽然有些怅然。

 

他们两个已经很久没见了,算起来,至少也得有一两年的光景。

 

先帝过世的时候,是他们两个感情最为浓烈的那会儿。

 

那个时候他离不开自己,自己也离不开他。

 

只恨苍天无言,让有情人错过,恨为什么不能朝夕厮守。

 

可不得不承认,人是会变的,感情也是会变的。

 

自从太后越来越不满皇帝之后,然后就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了丞相身上。

 

她与丞相来往的越来越多,日日谋算着该如何将皇帝拉下皇位,时间一长,就连曾经令人觉得刻骨铭心的感情,都被抛之脑后了。

 

一开始他还缠着自己,后来慢慢的,他似乎也品出了其中分量,不再纠缠了。

 

原以为就会这样断了,可谁知道丞相竟然有落败的那一天,这属实是出乎于太后的意料之外。

 

她也确实是没有想到自己,竟然有一天也会主动回去找他。

 

这隔着的光景,说长也长,说短也短。

 

而如今抬头望向他的时候,太后只觉得有些不认识他了。

 

她印象中的那个人,清俊消瘦,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文人气息。

 

他早年间参加过科考,是在先帝还在世的时候。

 

但是他的想法显然与先帝所需要的完全相悖。

 

他曾经三次进入过殿试,可却次次都卡在了那里。

 

每一次他自认为交上去的完美答卷,都被驳回了。

 

光阴虽非虚度,但也未有半点成效。

 

后来他一气之下,就剃发出家当了和尚去。

 

可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是那么的奇妙。

 

先帝虽不认可他的观点,但是对他的文采却是极为赞赏。

 

在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,先在与他闲谈之时,便提起了这么一号人物。

 

还把他所做的文章拿过来给太后看过,只是那个时候先帝也并未在意,只是当做一个笑谈。

 

却不知太后表面顺应着他的意思,实际上暗地里却在感慨,从此人的字里行间便可看出他的能力与野心。

 

若是日后能够出入朝堂,必会有一番作为。

 

那个时候太后便忍不住在心中想象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?

 

他长什么样?什么出身什么家世?又是怎样的一副品性?

 

结果没有想到,真正见到他的时候,他已经成了护国寺里的一个法师。

 

先帝病重之时,太后常去护国寺中祈福。

 

慢慢的就与他相识了,二人所交流的也不仅限于祈福和佛法。

 

太后才知道,他一直觉得,自己仕途不畅,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观点与先帝的很多想法不同的缘故。

 

而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并非本族之人。

 

他主张的确是从西域那边过来的,原先那边也是一个小国,还没有归顺于大楚。

 

不过后来因为国力逐渐衰弱,时常遭到周边其他小国与部落的欺凌,大楚虽然国运逐渐衰弱,但相比于他们的国家来说,终究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国了。

 

能依附于大楚这样的国家,总比他们单打独斗的强。

 

于是便举国归顺,从一开始的附属国,到最后直接将版图纳入于大楚的版图之内,成为了大楚的一部分。

 

他们曾经的王主,最后也只能成为了一个王爷。

 

后来慢慢的,他们西域一族就逐渐融入了大楚之中。

 

也有不少西域那边的人前来大楚做生意,还有一些参加科举,想走仕途。

 

但是算下来,真正能出入朝堂的又有几个呢?

 

 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