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靖康耻?朕还在哪来的靖康耻? 第310章 寒门也能出士
第310章 寒门也能出士
更新时间:2025-07-21 00:40:35 字数:2147 作者:于秋陨

“读书人是最怕丢脸的。你让他抄上几句圣贤经,他敢;你让他被人当街贴榜,说他是夹带作弊落榜,他就一辈子不敢了。”

堂中众人默然片刻,然后纷纷应诺。

一旁负责誊卷的监正官低声说:“今早那张小五号暗码纸,士子们都说是陛下亲拟的卷式,看得出尊重,也看得出杀意。”

胡宏听到“陛下”二字,神色略缓,却没多言,只道一句:“今上把这件事交给咱们,那就得干得值这个信。”

他语声一顿,起身看向窗外贡院深处,那些一个个踏入红漆门槛的青衫身影:

“这批进贡院的考生,是我们用一纸纸规矩换来的。”

“他们走进去,要踏得正;他们走出来,咱们也要挺得直。”

远处考钟响动,正午将至,第二批士子整装待入。

临安秋风掠过屋檐,那一排排即将诞生的卷册,就在风里等待一笔一划的落下。谁将走得远,谁将折于半路,暂时无人可知。

可至少,这一道门槛,是公平的。

红漆大门缓缓合上,贡院内静若深井。

午后阳光斜洒,落在卷桌之间、榻席之上,每个考生都低头伏案,一笔一划写下命运。空气中满是纸墨气,秋风不再喧哗,仿佛连树上的黄叶都不敢掉落,怕扰了这一场静默的大考。

张拭坐在靠西北角的一间小舍内,桌上铺着青纸,笔锋轻落,落款只写一字代号。

三道策问,其一便是:“论当今大势,朝廷治策应持何为本。”

张拭执笔时犹豫了一瞬,但随即心中一清,那些他日日在碧泉书院中读到的政务讲义、夜里听来百姓评说、亲眼看到的朝廷变化,一瞬间像泉涌般流入脑中。

他写得并不快,但每个字都透着分量。

与此同时,江南道、陕西道、河北道、两浙路……大宋十余处州府试院同步开卷。

与以往不同的是,各地试院都派出了监察小组随机抽查,确保每场考试按新制执行。考生入场须验三道文牒,笔墨须留验据,卷首暗号与贡院一致,全程记录。

卷页微响,风声微止。

这一日午后,大宋十三路、三十六州,十余万士子端坐于各州试院之内。秋阳洒落,纸墨气混着淡淡汗意,勾勒出一幅静默却热烈的群像。

他们并不知道千里之外临安贡院的风声细节,也不知国子监胡宏亲自坐镇、誊录房夜不熄灯,但他们心中,皆已隐隐明了,这一回,朝廷是认真的。

考舍之内,每人一纸三问,问时政、问民本、问军制。墨香浅浅,笔声无言,却藏着万钧之力。

张拭伏案不语。他不快,亦不慢,落笔有如行军扎营,一笔一划都带着沉稳。那是多年寒窗积下来的底气,也是一份迟来的信任带来的尊严。

他知道,至少这一次,他写下的,不会再被某个京官的侄子用人情顺位替补。

江南道的岳麓书舍里,一个出身盐户的生员将袖口挽得极高,防墨水浸染考卷。他一边作答,一边想着家中母亲前夜还熬了整整一锅姜汤,不是为了防寒,而是怕他在考场上写到一半“气短失神”。

陕西路、两浙路、河东道……无数这样的故事正在同时上演。

有人来自山村,父亲是个只识得几百字的私塾夫子,手中常年握锄,如今却倾尽积蓄送儿子赴试。

有人家境凋敝,母亲在灯下缝了三夜破布衣,就为那一份入试整洁看起来不输旁人。

有人曾三度落榜,咬牙再来;有人第一次赴考,双目炯炯,心跳如鼓。

他们不全是为了名利。更多人,只是想证明一句话:寒门也能出士,青衫也能进堂。

而这一回,他们信了。

从贡院高墙那句士由真卷,到各地试院同步执行的暗号验墨,再到严得近乎苛刻的入场制度,这整整一套新规矩,像一把锤子,把他们心中多年那口冷灰般的火给敲亮了。

他们听说了今上的事。

那位年轻天子,从临安一隅杀出,如今能压百官、驭边军、整旧制、修律法,最重要的,不讲虚礼,讲实事。

有士子心里默默记着,赵桓,不是坐在高处自称圣明的人。他是不怕把牌亮在桌面上的人。

他认你苦,认你难,也认你有才。

所以这一卷,不止是科考,更是一场信任的回应。

他们都在写。他们不怕错,也不怕输。他们只怕这条通往仕途的道,依旧像往年那样上面有人走马观花,下面无处落脚。

可如今不同了。

他们看到了风声变了,看到了门槛正了,看到了有些曾不可想象的改变,真的就这样来了。

那旗子一飘、那门一开,他们便知道,是时候拼一次命了。

是时候,为自己,也为这天下真正的读书人,争一争。

这一日,大宋书卷千百张,在秋风中一笔笔落定。

那纸上写的是策问,是心声,是希望,是信任。

写的是一个即将从泥泞中爬起的朝代,重新抬头,看看天光。

三日闭门,千人奋笔,黄纸落墨,一字千钧。

傍晚时分,贡院卷房外,已点起灯盏。堂中油灯高挂,灯火一盏盏将整间屋子映得通明。

胡宏坐在主位,面前摊着厚厚一摞小册,正是各地考场传回的总结报表。下方一众誊录主官、监察官、礼部代表、兵曹防务等齐聚一堂,人人笔挺而坐,神情郑重。

“汇总完了?”胡宏淡淡地开口,目光落在一名穿着青衣的誊录司吏身上。

那人抱拳回道:“胡大人,初步统计,全国十七路、三十三州参与复试的考生总计一万七千四百二十六人,查实作弊者共三十六人,相较上届,同阶段降幅超过九成七。”

此话一出,堂中一阵轻轻的吸气声,几位年长官员更是忍不住面露惊讶。

“全国不到四十人?”一人低声感叹,“这是……头一回吧?”

“也不算完全头一回。”胡宏缓缓抬起头,目光沉静,“但确实,是咱们头一回,用规矩压下了心思。”

另一名监察官接着道:“考前布防周密,各地临时遣派暗访小组共计百余人,一共查出十一起试图换卷、七起夹带、其余都是零散私墨,都没进得了考舍门。”

说到这里,他顿了顿,眼中也不自觉带上一丝钦佩,“属下恭请大人恕言一句……这一轮筹备,确实立了个新标准。”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