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1章 满意
更新时间:2025-07-21 00:40:35 字数:2134 作者:于秋陨

堂中静了几息,有人笑着小声调侃道:“可不是?现在光是咱们这些老骨头,每天站两更查卷、查墨、盯榜的,就跟打仗似的。”

“我媳妇说我半夜梦话都在喊开封誊录房封舌三人。”另一个人憋不住笑了一声,引得周围低低一片哄笑。

笑声未落,胡宏也忍不住嘴角动了一下,但随即收住,语气却不再如往常那般冷硬,而是微带几分缓和。

“诸位,这一仗,咱们算是赢了个开局。”

“朝廷重科举,是因为它是这个国家选人、立道、传声的最重要的一环。以往说三年不开张,十年不及第,可真要把这事做成了,一个人上来,能变一家命运;十个人上来,就能撑起一州。”他顿了顿,目光沉下来:

“而我们干的,是替他们扫清路上那摊浑水。”

一言既出,堂内所有人的神色都严肃起来。

他站起身来,视线扫过每一张面孔,语气一字一顿:“这一仗,不是我胡宏赢的,是咱们所有人合起来赢的。”

“从誊录房的笔墨,到兵防司的岗哨,从门口那张贴在案前的礼出青简,到卷纸上最后一道密印。每一道环节,都有人在顶着、守着、咬牙坚持着。”

“今儿能少三十个作弊者,明年就可能多三十个真才子。”

“你们是规矩的第一道把关人。也是将来这个朝廷靠得住的风骨之一。”

此话落下,原本轻松的堂中,又再度归于肃然。有人低头,有人颔首,也有人偷偷红了眼眶。

胡宏站在堂中,沉默了片刻。案上的灯影打在他眼角的细纹上,透出一种久战后才会有的疲倦,却也带着真正压得住阵脚的那股镇定。

他环视一圈,眼中那份一贯的冷意褪去几分,语气也缓了下来:“你们辛苦了。”

一句话不长,却说得极重。

“我胡宏做事苛,是出了名的。你们这些日子跟着我,日夜查卷、盯线索、蹲岗口,我没一句好话。可今日这一局办下来,我得说一句实在的,你们都做得很好。”

堂中人纷纷起身拱手,连向来木讷的誊录副吏都下意识挺直了背。

“这一轮能这么顺,不是靠我一个人敲几句狠话。”胡宏缓缓走到堂前,声音沉着却带着一丝不常见的温度,“是靠你们一点点守着、拎着、撑着。卷纸一张张地翻,夜巡一趟趟地走,哪样不是苦的?”

“可你们都没松手。”他说到这里,停了一下,“我知道,有人家里有老有小,有人昨夜还带着热烧值夜,有人腿上扭伤了照样坚持跑三次暗访。”

“说实话,我敬你们。”胡宏抬手,朝一众属官拱了一礼,“不是走场面,是打心底里敬。”

这话一出,堂内一片寂静,几名年纪稍长的官员眼圈微红,年轻吏员则脸涨得通红,直挺挺站着,像是受了一场莫大的奖赏。

“陛下把这活儿交给我胡宏,我能接;可真能扛下来,是你们一起撑出来的。”他说完这句,再次看了一圈众人,“你们做得不只是一场科举,是替这朝廷守了第一道根本。”

“日后谁问起来,这一回的规矩是怎么立起来的,我胡宏会说:是我手下这帮人,一个个把这事咬牙做成的。”

说到这里,他语气忽然一顿,目光望向堂外昏黄夜色,微风穿堂,卷帘轻动,仿佛那座沉静肃穆的贡院仍在他眼前。

“好了,今晚收卷后,各处核录按例进行,该交的文牒,一个字都不能漏。明日我上奏陛下,不写长话,只写一行,属下所部,各司尽职,事毕可验。”

他说完,转身向主位走回去。

堂中人一时无声,却无一人不挺胸抬头,像是某种真正意义上的答卷,已在这一刻,默默交上了。

外头夜色正浓,灯火微明,而在这一夜的卷房之下,大宋朝廷最沉稳的根基,悄然落下一颗,实心实底。

卷房灯火尽灭,月色披落临安城顶。

胡宏回到官舍时,已是夜深。院里种着两株老梅,此刻未开,枝桠苍劲,却格外安静。他推门进屋,卸下外袍,一身疲惫,脚步却稳。

书房不大,靠窗的案上还残着一盏茶。壶中茶水已冷,他也没叫下人重煮,只自顾自坐了下去,轻轻倒了一杯,一饮而尽。

涩味入喉,反倒清醒不少。

胡宏靠着椅背,闭眼歇了片刻。脑子里,白天那场总结议事还在回放。每一个官员的表情、每一个数据的回报、每一张写得干干净净的试卷……都像刚才发生的一样,历历在目。

全国十七路,三十三州,作弊者仅三十六人。

这是个什么概念?别说从前朝乱世未平时,就算是他刚入国子监那几年,这数字也是做梦都不敢想的。

现在,他做到了。

准确来说,是赵桓撑起了天,他胡宏和那帮吏员,一点点把这片天捶平了。

“陛下交的账,总算能回一笔了。”他喃喃地说了一句,语气里掺着几分倦意,却也有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。

这一局,他撑住了。

不是靠威吓,也不是靠人情,而是真正让规矩落了地,让那些读书人看见了,朝廷是真的想选人,而不是捞人。

从某个角度来说,他胡宏这个名字,也终于能在这朝堂上立住脚了。

他再次倒了一盏茶,这次没急着喝,只盯着杯中茶汤,半晌没动。

窗外夜色如水,偶有微风穿堂而过,吹得案上的帘角轻轻晃动。屋中烛火不盛,却足以照见胡宏那张略显疲惫却分外清明的脸。

这一夜,他没有再批卷,没有再写表,而是难得地,就这么坐在书房里,安安静静地喝了几口茶。

就当,是给自己这仗收了个尾。

门外并无人声,他也未叫人,像是终于卸下了一口气,不为人看,只为自己撑。

而他不知道的是,这间书房的烛光,在某些人眼里,也成了一份不可忽视的信号:这个国家的科举,真的在变了。

烛火微晃,风声微顿。胡宏正要再倒一杯,却听得院外脚步响动,轻快却不慌乱。

一名年轻随侍在门口抱拳低声:“大人,外头来了一位客人。”

“这时候?”胡宏眉头一挑,放下茶盏,“谁?”

“回大人……”那随侍压低声音,“是秦桧大人。”

屋中顿时安静了片刻。

“秦桧?”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