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靖康耻?朕还在哪来的靖康耻? 第312章 礼节上见一见
第312章 礼节上见一见
更新时间:2025-07-21 00:40:35 字数:2126 作者:于秋陨

这间书房的烛光,在某些人眼里,也成了一份不可忽视的信号:这个国家的科举,真的在变了。

正沉在思绪里,忽听院门咯吱一响,有下人轻步而入,压低了声音禀道:“老爷,秦桧大人求见。”

胡宏握盏的手微微一顿。

“谁?”他有点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听错了。

“秦……桧。”下人小心翼翼地重复了一遍,“就站在门外,说只是路过,想同老爷闲叙几句。”

屋里陷入短暂的寂静。

这名字,近来在临安可是热得发烫。

外头士人多是避之不及,朝中也少有人敢与他结实太近。不是因为他手握实权,而是这人,名声实在太杂。

胡宏眉头轻皱,手指轻敲几下杯沿。

老实说,他和秦桧之间没什么交集。一个搞文教、抓科举出身;一个曾跟赵构北走南逃,如今又成了在外穿梭的皇命特使,两人本就不是一条线上的人。按理说,也犯不着来登这门。

但更让他迟疑的,是从李纲口中听来的那点事。

秦桧,不止是个能说会道的政客。

那人表面上是赵构举荐进京的亲信,说是为国奔走、辅佐当今,但背地里……谁不知道,他那点心思,根本不是奔着辅佐赵桓来的。

真正要扶的,是赵构。真正想的,是让那位南渡的赵王,重新走到朝堂中心。

而赵构背后站的是谁?金人。

那群杀进汴梁、掳走宗室的敌人。如今却跟赵构眉来眼去,连通商路线都暗中谈好了,金军不打临安、赵构就不搞兵变,说白了,这哪是谋国,这是谋位。

而秦桧这个人,就是赵构放在临安的钉子。

挂着特使的名头,干着特务的事。整天笑呵呵地请安问好、说风讲雨,可谁知道他背地里跟哪些降将打过招呼、给哪位老臣送过家书、又在谁家门口递了赵王谕旨。

赵构……

大金……

还有那场靖康乱局背后绕不开的几条旧账。

秦桧这个人,看上去油滑,笑里藏刀,是个典型的两面人。但问题是,他确实在临安安静不了。自从赵桓复位之后,他就开始四处奔走,跟士绅聊、跟军中谈,甚至据说暗地里还去拜访了几个北地降将……一副上不朝、下不仕,却又谁都能沾点边的模样。

李纲早就给胡宏透过底:“秦桧此人,面善心毒,最擅装糊涂。他若登门,绝不是路过,而是要试探你站哪边。”

话还犹在耳边,外头风一吹,院中灯影摇了摇。

胡宏低头看着杯中茶水,神色几度变换,最终还是轻轻叹了口气。

避是可以避的,但人都站门口了,真要让人吃个闭门羹,那不是把话挑明了么?反倒叫人有借口到处说他闭门拒客,门户之见。

临安这地儿,最怕的就是这些风言风语。有时候不是你做了什么,而是别人说你做了什么。

再说了,礼节上见一见,不代表什么。

他放下茶盏,对门外吩咐:“请进来吧,移到前厅。”

不多时,前堂灯火亮起。

胡宏换了件素色褂衫,神情稳重地坐在客位,倒不像待客,倒像是审人。

不多时,秦桧大步而入,身上一袭月白外袍,干净整洁,风尘不显,面上仍是那副礼数周全的笑:

“胡学士,久仰久仰。今晚唐突登门,实是冒昧。只是路过门前,见府中尚灯,心中佩服,忍不住想上来拜访一见。”

“秦大人说笑了。”胡宏起身,微微一揖,“夜寒露重,竟劳您亲至。”

两人客套一番,分宾主落座。

仆人奉茶。

秦桧拿起茶盏,轻啜一口,眼中泛起一丝惬意:“好茶。是湖州的雨前芽吧?香味醇厚,不苦不涩。”

“粗茶而已。”胡宏淡淡道,神色不咸不淡,既不排斥,也未迎合。

秦桧眼角一扫胡宏神情,轻笑道:“老实说,我这次来,也是带着几分仰慕。胡学士主理春闱,短短两月,让朝中上下对科举耳目一新,风评一转,我在外头跑了一圈,连乡里的老儒都拍着胸脯说,今年真是开了天窗见了光。您这一役,实打实赢了大宋的读书人。”

胡宏闻言只是略一点头,面上没有太多起伏:“是陛下信得过,诸事交由我办,我也不过尽一己之责罢了。”

“陛下英明自不必说。”秦桧微微一笑,话锋一转,“不过我听说,赵王殿下对胡学士您,也是推崇有加。之前在金国时,就常提到胡学士之才是当代大儒,若能为国用,定能安社稷、正纲常。”

这话一出,空气微微一滞。

胡宏低头抿了口茶,似乎没听见,随手把话题一转:“秦大人行走诸地,可曾听说江东近来水利如何?前些日子我收到地方奏章,说湖闸筑堤成效颇佳,若能成,今年秋粮兴许能再提一成。”

秦桧眼角微挑,却没有继续深说赵构的事,只顺着接了句:“江东我倒是去过两回,不过当时大雨连绵,乡间道路泥泞难行,倒是没能见那闸。”

胡宏点点头:“那大人得空不妨再去一次。百姓事,细微处见真章,实地走一走,比在朝堂上听几份表章来得清楚。”

两人你来我往,话说得平平稳稳,倒像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文士在聊天气水利,全程滴水不漏。

秦桧盯着胡宏手中茶盏的水汽,目光微凝,忽然笑了一下,语气一转,不再绕圈子:“胡学士,您说得对。百姓事,确实该走一走、看一看。”

他放下茶盏,缓缓靠回椅背,姿态比刚才更松,却莫名透出几分锋利的味道:

“可朝廷的事,就不只是走一走那么简单了。”

胡宏眉头动也没动,眼皮微垂:“哦?”

“如今朝中,文有李纲,武有宗泽。”秦桧的语气听上去依旧和气,“一文一武,两座山,横在那儿。说句不中听的,旁人哪怕再出色,只怕也很难压得过。”

“这不是妒贤,而是实话。”

“胡学士您是读书人,该懂这个道理,一朝之政,风向如何,归根结底,还是看谁能扶得住笔杆子,谁能握得住兵权。”

说到这,他轻轻抬眼看了胡宏一眼,语气依旧缓缓:“您这一回春闱有功,名声正隆,士人称颂、百官侧目,按理说,正是该往上走的时机。可您也看得出来,朝堂的位子,就那么几个。”

设置
  • 阅读主题
  • 阅读主题
    雅黑
    宋体
    楷体
  • 阅读主题
    • A-
    • 18
    • A+
  • 自动订阅 不在展示订阅提醒,自动订阅下一章
保存 取消
本次订阅将消耗{{subPrice}}金元宝
当前余额为:{{balance}} 金元宝
去充值